直接讓跛五趕走了那個所謂曲阜知縣派來的,替汶上縣趙知縣說和的人,楊少峰乾脆又一頭紮進了書房,開始寫奏本。
楊少峰決定先上一道彈劾汶上縣趙知縣的奏本,然後再上一道彈劾曲阜知縣的奏本。
他娘的,這兩個王八蛋一個不把人當人,另一個身為曲阜知縣卻插手寧陽縣知縣和汶上縣知縣之間的事情,他想乾什麼?
不就是扣帽子嘛,東林黨和複社的那些正人君子們做得,我楊少峰楊大知縣一樣做得,甚至能比他們做的更好!
反正老朱現在還不是老丈人,該讓他頭疼的就得讓他頭疼。
……
就在楊少峰狂寫彈劾奏本的時候,汶上縣的趙知縣正在宴請曲阜縣知縣孔希大。
孔希大是曠工跑到汶上縣的——雖然曲阜那邊佐貳和小吏都不缺,但是孔希大和當代衍聖公孔希學是族兄弟,曠工這種事情,自然也是不存在的。
而趙知縣之所以要宴請孔希大,則是希望孔希大能夠出麵說和一番,讓自己和楊少峰的關係能緩和下來。
事情是明擺著的。
之前太子朱標下令賞賜寧陽縣的知縣和百姓,什麼雞、鴨、鵝還有鐵鍬、鋤頭之類的農具也賞賜了一大堆。
這其中代表了什麼信號,普通百姓看不明白,但是汶上縣的趙知縣卻得看得明明白白。
隻不過,趙知縣之所以敢在太子朱標大肆賞賜寧陽縣的前提下還來找楊少峰的不痛快,要求楊少峰管好自己手底下的百姓,本質上是因為趙知縣從來都不認為這樣兒做有什麼不對。
在趙知縣看來,自己和楊少峰才是同一類人,像是汶上縣百姓和寧陽縣百姓,他們那種麵朝黃土背朝天的泥腿子,有什麼資格讓兩個官老爺因他們而翻臉?
所以說,趙知縣也根本就沒想到楊少峰會因為百姓遷移的事情而直接翻臉。
等回了汶上縣之後,趙知縣自然也是越想越氣,但是一想到太子朱標剛剛賞賜過那個姓楊的,趙知縣又不得不強行忍下這口氣,把離開寧陽縣之前放出去的狠話當放屁一樣輕輕揭過。
萬一太子真把這姓楊的當心腹呢?
因為區區幾個泥腿子就得罪一個太子的心腹,這事兒本來就已經很不理智,要是再捅到朝堂上去,自己以後還怎麼往上走?
可是萬萬沒想到啊,趙知縣剛剛還覺得是姓楊的欺人太甚,而自己則是委屈巴巴的強忍了一口氣,轉眼間卻又得到了朱老二和朱老三去寧陽縣的消息。
雖然不能說朱老二和朱老三來到寧陽縣是大張旗鼓來的,打出來的旗號也不是讓錦兒和玉兒過來和楊少峰相看,而是打著替太子朱標巡視山東的名義來的,但是這個所謂的巡視山東卻是直奔寧陽縣,前後也隻巡視了五天時間就折返回京。
落在趙知縣的眼裡,這就已經不是太子朱標把楊少峰當心腹那麼簡單了,而是代表著太子朱標要大力拉攏那個姓楊的,為此不惜派出自己的兩個弟弟來寧陽縣。
那麼問題來了。
眾所周知,朱標這個大明朝的太子爺並沒有太子黨,或者說整個大明朝堂上的文武百官全都是太子黨,而朱重八朱皇帝本人就是太子黨裡能數得上號的雙花紅棍。
至於到底是一還是二,這事兒要看皇後娘娘本人的態度。
當然,誰是最大的太子黨,這事兒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朱標這個太子爺要大力拉攏那個姓楊的,那姓楊的在最大號太子黨成員朱重八朱皇帝的心裡又會是個什麼地位?
簡在帝心啊。
隻要一想到自己曾經跟簡在帝心的楊知縣起過衝突,趙知縣就恨不得狠狠的抽自己兩巴掌。
然後,趙知縣就開始琢磨著該怎麼緩和跟楊少峰之間的關係。
直接拎著禮物上門道歉是肯定不行的,直接拎著禮物上門這種事情一旦傳出去了,肯定會給人家楊知縣造成不好的影響。
更重要的是,我趙某人好歹也是一個堂堂的七品知縣,跟你楊少峰同樣的官職,難道我趙某人就不要臉麵的麼?
再然後,趙知縣就忽然想到了當年還算有點兒交情的曲阜縣知縣孔希大。
在趙知縣想來,你楊少峰無論再怎麼不給我趙某人麵子,那衍聖公府的麵子你總得給吧?
畢竟你楊某人也算是儒門子弟,要是連衍聖公府的麵子都不給,以後這天底下的讀書人又會怎麼看待你楊知縣?
正是抱著這樣兒的心態,趙知縣特意給孔希大準備了一份厚禮,然後話裡話外的表示:前段時間不小心開罪了寧陽縣的楊知縣,現在想想真是深感後悔,於是就想請你孔知縣出麵說和,以後三人多多往來,在官場上也算有個照應。
孔希大當即就應了下來,畢竟楊少峰的名頭在山東地界不算多響亮,但是在京城朝堂上卻是大大的有名,就連當代衍聖公孔希學都特意寫信回來,要求孔希大多多關注寧陽縣的動靜。
正好,借著這次替趙知縣說和的機會,自個兒也能和那個姓楊的結識一番,也算是留個香火情。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