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大知縣哈哈笑了兩聲,又陪著張副千戶商業互捧了幾句,才目送張副千戶和千戶所的士卒們離開。
隻是在回到縣衙之後,楊大知縣的臉色就漸漸沉了下來。
現在能夠確定的消息有兩個,一是寧陽縣並不在地震的震源中心,二是越往東北偏東一些的方向,遭受到的破壞就越大,隻是不知道最終的震源處於什麼位置,也不知道最後的震級究竟有多高。
好像地震有什麼縱波、橫波的區彆?
也不知道這一次的地震究竟是縱波還是橫波。
要是震源位置離得寧陽縣不是很遠,震級又偏高一些,那麼寧陽縣就必須做好應對災民的準備——萬一真有百姓因為這次的地震而流離失所,最後又來到了寧陽縣呢?
除了要做好應對災民的準備以外,寧陽縣本身也有一大堆的問題需要處理。
首先就是房屋問題。
眾所周知,榫卯結構具有很強的抗震性,後世網絡上各種視頻恨不得都吹爆榫卯結構的抗震性。
但是普通老百姓家裡的房屋都是以青磚或者青石為底,上麵是泥坯磚,再往上是房梁加上檁子,檁子上鋪一層高粱箔,高粱箔上麵再鋪一層厚厚的麥秸,這就是普通老百姓家裡的房子,這樣兒的房屋又哪裡能談得上什麼抗震性?
雖然這一次地震的震源中心不在寧陽縣,寧陽縣感受到的震動也不是十分強烈,但是對於那些飽經風霜的泥坯房子來說,即便是再輕微的震動都能算得上是極大的考驗。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誰知道這一次會震壞多少座房屋?
其次就是養殖場和畜牧場那邊的問題。
彆看楊大知縣一直都是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樣,可是楊大知縣的心裡也十分清楚,禽類和畜類在地震的時候很容易受驚,就算被嚇死都有可能。
再次就是城南的道路。
城南那條用土法水泥修出來的路又會因此而損壞多少?後麵又該怎麼修補?
還有像城裡各個工坊,有沒有因為這次的地震而遭受破壞和損失?
另外,寧陽縣既然有明顯的震感,那這事兒就得上報給朱皇帝和中書省。
林林總總的事情一大堆,難免讓楊大知縣越想越是頭疼。
直到沉默了好一會兒,楊大知縣才開始提筆寫奏本,等到墨跡晾乾後密封好又讓人送往京師。
緊接著,楊大知縣就讓人把暫代縣丞、主簿、典史的吳彥虎、陳墨和呂鵬三人找來了縣衙。
“文廟那邊怎麼樣?有沒有房屋受損的情況?”
一見到三人,楊大知縣就直接開門見山的說道“本官已經讓人去統計百姓房屋受損的情況,你們三個做為縣裡暫代的縣丞、主簿和典史,也要幫著本官處理好這些亂七八糟的問題。”
吳彥虎三人一邊拱手應是,一邊在心裡瘋狂問候楊大知縣。
姓楊的,我上早八!
你狗入的是真拿我們當牛馬一樣使喚啊!
喜歡奮鬥在洪武元年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奮鬥在洪武元年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