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情況好到不敢相信_奮鬥在洪武元年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奮鬥在洪武元年 > 第245章 情況好到不敢相信

第245章 情況好到不敢相信(1 / 1)

汪廣洋最終還是沒舍得把洪州百姓全部送到寧陽縣安置,畢竟丁口數量也是對官老爺的考核指標之一。

偏偏楊大知縣現在名義上是屬於中書省直轄的官老爺,不再歸屬汪廣洋管理。

在汪廣洋看來,如果把洪州百姓全都送去寧陽縣,豈不是損自己手下的官員而肥他楊癲瘋?

所以,把洪州百姓送給他楊癲瘋是肯定不行的。

隻是不把百姓送到寧陽縣去,那洪州城的百姓又該如何安置?土地被海水淹過的問題又該如何解決?

汪廣洋越想越是頭疼,過了好一會兒後竟是忍不住歎了一聲,心道“莫非本官真就不如那姓楊的聰明?”

暗自胡亂琢磨一番後,汪廣洋忽然眼睛一亮,心裡也不住的罵自己愚蠢。

洪州城的百姓不能給楊癲瘋,但是怎麼解決安置洪州百姓,怎麼解決土地被海水澆灌的問題卻可以讓他楊癲瘋來想辦法。

畢竟當初那個楊癲瘋提出要儘廢胡俗的時候,本參政可是在他的奏本上附了名的。

在寧陽縣沒有被劃歸到中書省以前,自己這個山東行中書省參考對他也算不錯,讓他能在寧陽縣放開了手腳折騰。

有這麼兩份香火情在,他楊癲瘋好意思不幫我汪某人想想辦法?

汪廣洋忽然就不想抄楊大知縣的作業了。

抄作業多麻煩,直接讓他寫一份直接拿來用不是更好?

心裡打定主意後,汪廣洋先是給楊大知縣寫了一封信,表示你楊大知縣雖然不歸山東行省管轄了,但是我汪某人一直都挺掛念你楊大知縣的,甚至還想過要去寧陽縣見你一麵,可惜洪州忽然遭了一場地震海嘯,百姓流離失所,本官忝為山東行省的參知政事,在不處理完百姓的安置問題之前是沒辦法去寧陽縣的。

緊接著,汪廣洋又筆鋒一轉,表示洪州這一次遭遇的地震和海嘯特彆嚴重,你們寧陽縣有沒有感覺到地震?如今寧陽縣的百姓都還好嗎?有沒有受災的?如果有,你楊大知縣又打算怎麼安置他們?

再然後,汪廣才又貌似不經意的提到這一次海水倒灌,百姓流離失所,就算以後能再回到洪州,被海水泡過的土地也沒辦法再正常耕種了。

總結起來就一個意思反正信是寫過了,你姓楊的要是有點兒良心,就自覺一點兒,幫著本官想想辦法,要是你姓楊的黑心爛肺呢,那你也不必管洪州百姓的死活,讓他們自生自滅就好。

等到墨跡乾透,汪廣洋就直接喊來親信,吩咐道“把這封信快馬送往寧陽縣,一定要交到寧陽縣楊知縣的手裡,老爺我等著他回信。”

等親信躬身應下後,汪廣洋又補充了一句“這次去寧陽縣,可千萬不要招惹到寧陽縣的知縣大老爺,要不然老爺我也救不得你。”

……

寧陽縣的受害情況終於統計出來了。

寧陽縣百姓的房屋損毀情況,比楊大知縣預料中的情況還要惡劣幾分,大量的泥坯房子都出現了裂縫,萬一來上一場大雨,說不定就可能會泡垮幾座房屋。

除了百姓的房屋大量出現裂縫,寧陽縣原本就低矮到幾乎沒有的城牆也同樣出現了大量的裂縫,許多地方的青磚因為地震而脫落,露出了裡麵的泥坯磚。

至於其他方麵,基本上就沒有什麼損失了,養殖場和畜牧場裡的禽畜都已經恢複正常,損失最大的損失就是雞蛋、鴨蛋什麼的在地龍翻身的時候被打碎。

而城南那條簡易水泥路的情況則是好到讓楊大知縣都不敢相信——大概是因為水泥路每隔一丈就留有一條細縫的原因,城南的水泥路竟然沒有出現大麵積的裂縫!

除去這些或壞或者不算太壞的消息以外,還有一個讓楊大知縣分外關心的好消息。

被楊大知縣派去找鐵礦的兩個鐵匠,竟然真的在寧陽縣城東一百多裡的地方發現了鐵礦。

這事兒其實挺扯淡的。

正常情況下,楊大知縣應該派幾個老礦工去找鐵礦才對,讓鐵匠去找鐵礦就好比讓程序員去造芯片一樣扯淡。

隻是朱標送來的這三百一十八個工科牛馬當中並沒有老礦工,唯一能跟冶鐵沾上點兒關係的也就隻有兩個鐵匠。

所以,楊大知縣一開始派鐵匠去找鐵礦就是奔著能找到鐵礦最好,找不到鐵礦就等以後再想辦法的心態在搞。

可是萬萬沒想到啊,隨著這一次莫名其妙的地龍翻身,還真就讓兩個鐵匠在寧陽縣城東一百多一十裡左右發現了一個鐵礦。

雖然是個貧礦,可是這個鐵礦的儲量不算太低,而且還能夠露天開采——僅僅隻是能夠露天開采這一條,就已經足夠讓楊大知縣笑得合不攏嘴。

當然,僅僅隻是找到可以露天開采的鐵礦還是不夠的,畢竟開采鐵礦石可不是什麼輕鬆的活計,如果調用寧陽縣的青壯們來開采鐵礦,難免會影響到寧陽縣的秋收與冬墾、春耕等一係列農活。

可是除去寧陽縣的百姓以外,楊大知縣暫時又沒有足夠的人手可以調用。

畢竟朱重八和徐達那兩個老登太過於小氣,一直拖著不肯往寧陽縣派遣色目勞工。

直到楊大知縣看到了汪廣洋寫給自己的書信。

洪州百姓遭了地震和水災?

這不巧了麼,寧陽縣隻遭遇了一次小小的地龍翻身,水災更是一點兒影響都沒有看到,要是能把洪州那些遭了災的百姓弄來寧陽縣……

隻是再三斟酌以後,楊大知縣又不得不放棄了這個誘人的想法。

首先,汪廣洋那老登寫信給自己是為了讓自己幫他想辦法安置百姓,不是把百姓送來寧陽縣安置。

其次,寧陽縣暫時也安置不下整個洪州的百姓,畢竟縣衙庫房裡的糧食隻夠養一千來個大明百姓,要是洪州城的百姓數量太多,就是楊大知縣把城裡城外的預備倉全部啟用也不夠。

所以,該怎麼樣才能讓汪廣洋那個老登往寧陽縣安置百姓?

又該怎麼樣才能讓那個老登隻安排幾百人?

想了半天也沒能想出個頭緒來,楊大知縣最終也隻能無奈的長歎一聲,開始琢磨著該怎麼樣才能從徐達那個老登手裡弄點兒戰俘。

喜歡奮鬥在洪武元年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奮鬥在洪武元年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天下寶鑒 星隕劍途 地星告急 家父雍正,我是乾隆? 全球詭異:我能提前模擬 申公豹:我都不爭了,你們倒來求我了? 從召喚魅魔開始加點升級 大宋文豪 奧特:掠奪詞條!開局升格黑暗皇帝! 擺爛繼父,養女越強我越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