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姐夫這個想法好,好極了_奮鬥在洪武元年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奮鬥在洪武元年 > 第257章 姐夫這個想法好,好極了

第257章 姐夫這個想法好,好極了(1 / 2)

洪武二年正月庚子,朱皇帝在奉天門召見胡元舊臣,問其政事得失。

一個名叫馬翼的官老爺回答說“元有天下,以寬得之,亦以寬失之。”

然後,這番話就衍生出來兩個不同的版本。

一個版本是《皇明寶訓》中的“元以寬失天下,朕救之以猛,小人但喜寬。朕觀元朝之失天下,失在太寬。昔秦失於暴,漢興濟之以寬,以寬濟猛,是為得之。今元朝失之於寬,故朕濟之以猛,寬猛相濟,惟務適宜爾。”

而另一個版本則是《明太祖實錄》中的“以寬得之則聞之矣,以寬失之則未之聞也……元季君臣,耽於逸樂,循至淪亡,其失在於縱弛,實非寬也。大抵聖王之道,寬而有製,不以廢棄為寬,簡而有節,不以慢易為簡,施之適中,則無弊矣。”

這兩個版權衍生出來後世網絡上大名鼎鼎的“元以寬仁失天下”,不僅斷章取義,眾多大儒們還又多加了一個仁字。

不過這倒也正常,畢竟大明時期的讀書人什麼都敢寫,各種花邊新聞、小道消息傳起來那叫一個繪聲繪色,像斷章取義這種小事兒對於大明的讀書人而言更是沒有絲毫壓力。

但是,不管這些讀書人再怎麼浪到飛起,再怎麼把良心喂給狗吃,都改變不了他們識字且會寫字的現實。

尤其是被朱皇帝發配到寧陽縣的這些讀書人,其中不乏國子監裡的生員,也不乏擁有秀才甚至舉人功名的讀書人。

從寫字作畫這方麵來說,寧陽縣裡真就沒有比他們更強的。

讓他們握筆杆子的手去采石修路,實屬是天大的浪費。

那個著名的墮落文人薑柯先生曾經說過,讀書人本沒有什麼好壞,用錯了便會成為壞的,用好了也能成為好的,世事大抵如此。

楊大知縣認為薑柯先生說的對,並且決定以實際行動來證明薑柯先生的理論。

比如說,讓這些讀書人去寫字——把《洪武字典》當中的三千字寫出來,然後讓他們去研究活字印刷,研究好了就讓他們少乾幾年的苦力。

再比如說,讓這些讀書人去作畫,讓他們把收割機、水車、壓磚機等亂七八糟的玩意兒都畫成圖紙,要求寫實並且標注數據,回頭再讓人送到京師,讓老登派人整理成《洪武百工》或者《天工開物》這樣兒的神書,定稿之後再拿回來寧陽縣大量印刷。

總比讓他們繼續修路要強得多。

楊大知縣笑著把自己的想法跟朱標三兄弟說了,朱標卻是忍不住打了個寒顫。

《洪武大字典》、《洪武正韻全本》、《洪武大典》,光是這三本書,已經讓京城裡的官老爺和讀書人們頭疼到想哭,如今又有可能多一本《洪武百工》?

我滴個老天爺嘞,這消息要是傳回到京師,不知道會有多少個官老爺哭到淚流滿麵,又不知道會有多少個讀書人哭到肝腸寸斷?

隻是剛剛心疼了京師的官老爺和讀書人三秒,朱標卻又回過神來。

“姐夫這個想法好,好極了。”

朱標哈哈大笑兩聲後說道“這些讀書人就該給他們找點兒事情做,要不然也是浪費了他們一身的才學。”

心疼什麼玩意兒心疼,沒聽姐夫說嘛,包括寫字、畫圖在內的大部分事情都是從這五千個讀書人裡挑人來乾,朝堂上的官老爺和讀書人最後加以整理就行,哪裡用得著孤去心疼他們?

再說了,就算姐夫要折騰朝堂上的那些官老爺們,也總比折騰孤和老爹要強吧?

正當朱標暗自慶幸,自己這一次不用被折騰時,留守在縣衙的縣衙卻急急忙忙的趕了過來,直接向著朱標和楊大知縣拜道“殿下,縣尊,京城有人送來了幾本書,說是讓縣尊回去看一看。”

楊大知縣微微一怔,隨後便帶著朱標往縣衙而去。

京城有人送書?

不知道是錦兒和玉兒讓人送來給本官消磨時間的話本,還是朱重八那個老登讓人送來給本官添堵的?


最新小说: 陰陽輪回 開局被火影針對,非逼我娶綱手? 開局一輛購物車發育全靠卡BUG 冷瀟南宮翼天 全能王妃火爆京城冷瀟南宮翼天 皇叔 貴女重生:權臣的心尖寵又撒嬌了沈昭昭沈楚川 和霸總離婚之後 大渝籌算師 陸夫人又要換馬甲了秦煙綰陸雋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