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尼瑪的,這踏馬不就是自鳴鐘嗎?
既然是徐達和常遇春在大都的大明殿裡發現的,那就說明是元朝時期製造出來的,那後來怎麼就沒有了,反而是歐羅巴那些蠻子們先搞出了自鳴鐘?
到底是大明時期就已經失傳,還是建夷韃子又乾了什麼喪儘天良的破事兒?
楊大知縣一邊在心裡胡亂琢磨著這些亂七八糟的破事兒,一邊帶著朱標來到了明倫堂。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朱標的注意力很快就被明倫堂的窗戶所吸引。
明倫堂的窗戶用的不是紙也不是絹,而是雜色且透光度不怎麼好的玻璃。
問題是再怎麼差勁的玻璃,也總比紙和絹糊的窗戶要強許多。
最起碼這種窗戶不懼雨水也不會透風。
嗯,這就是姐夫嘴裡說的窮縣,都踏馬窮到給明倫堂的窗戶安玻璃的窮縣。
正當朱標暗自腹誹時,楊大知縣又笑著說道“這些都是百姓家裡的孩子,其中有幾個不錯的好苗子。”
朱標心中一動,楊大知縣卻又繼續說道“正所謂來得早不如來得巧,這幾天正是文廟書院裡組織考試的時候,殿下很快就能看到這些孩子們的成績。”
朱標想笑。
想放聲大笑。
有幾個不錯的好苗子?
正好是組織考試的時候,很快就能看到他們的成績?
嘖嘖,原本還想著該怎麼開口弄走幾個,這下子好了,理由都是現成的——那個,小弟感覺他們確實是讀書的好苗子,不如讓小弟把他們帶回京城讀書吧。
到時候挑幾個年齡稍微大一點兒的,讓他們一邊讀書一邊在詹事府裡給孤打工,姐夫你願意怎麼折騰就怎麼折騰,反正小弟手下有你寧陽縣的人手可以使喚。
孤可真是太機智了!
心裡狠狠的誇獎自己一番後,朱標便笑著說道“那就有勞姐夫了。”
瞧著嘴角怎麼繃都繃不住的朱標,楊大知縣也多少有點兒想笑。
寧陽縣的孩子,是你朱標說想弄走就弄走的?
最起碼你得問問這些孩子願意不願意,問問人家孩子的父母願意不願意,總不能因為你是太子就可以強抓壯丁。
哎呀,看著寧陽縣這麼多讀書的好苗子卻帶不走,不知道你朱標的心裡會是個什麼滋味兒?
楊大知縣越想越是開心,乾脆帶著朱標繞過了明倫堂,往文廟的後院存放試卷的屋子走去。
托了朱標的福,寧陽縣現在有紙坊,被朱標忽悠來寧陽縣做教書先生的吳彥虎、陳墨和呂鵬外加二十六個童生已經有紙可以用,不必再像劉寒和耿二他們那時候一樣用小黑板。
楊大知縣找出一份試卷,打量了幾眼之後就遞給了朱標“殿下且看,這份試卷就是給十歲以下孩子準備的,基本上就是《洪武正韻》裡麵關於切韻的一些問題,還有《洪武算符》裡麵一些簡單的加減法。”
“隻要能把這些切韻的題目都做對,就說明這些學生已經真正掌握了如何切韻識字,以後哪怕遇到不認識的字,也可以通過翻查《洪武字典》來學習。”
“至於這些簡單的加減法,隻要這些學生能夠全部掌握,接下來再學習乘除法就會簡單很多,以後日常生活當中也足夠他們用了。”
朱標接過試卷看了一遍,隨後滿是好奇的問道“那接下來呢?要怎麼考試?”
喜歡奮鬥在洪武元年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奮鬥在洪武元年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