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這是大明開國初期,即便其他的數據沒什麼變化,可是這田畝數、丁口數是肯定要有所波動才對。
如果沒有變動,就隻有兩種可能。
一是官老爺們在集體造假,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而隱瞞了真實數據。
二是官老爺們在集體懶政,根本就沒有儘到勸課農桑的職責。
對於登州府的情況究竟屬於哪一種,楊駙馬覺得還是得自個兒親自把登州走一遍才行。
第三個就是登州府的安全問題。
跟地處山東行中書省腹心的寧陽縣不同,登州府可以說是三麵沿海,不僅有倭寇時不時的來襲擾劫掠,同時還有許多強盜海寇橫行。
即便汪廣洋一再要求駐紮在登州府的衛所對那些強盜海寇們進行清剿,可是那些強盜海寇們熟知登州的地形,對於登州附近的海域也熟悉無比,往往衛所的士卒還沒有趕到,那些強盜海寇就已經跑得無影無蹤。
所以,現在擺在楊駙馬麵前的登州府就是大問題大麻煩隻有三條,小問題根本不知道有多少條,光是捋清這裡麵的頭緒都不知道要花多長時間。
沉默了好大一會兒,楊大知縣才抬起頭來,望著汪廣洋說道:“汪參政,下官已經看過了這些資料,待會兒就動身去登州,不知汪參政可有什麼要交待的麼?”
汪廣洋張了張嘴,數次欲言又止,直到過了好一會兒才遲疑著說道:“登州那邊不比寧陽,駙馬爺務必要小心為上。”
楊少峰點了點頭,直接對汪廣洋拱手拜道:“多謝汪參政提醒。事不宜遲,下官這就動身。”
……
招遠縣地位登州的西北角,原來是屬於萊州府所轄,但是隨著吏部正式下發了任命楊駙馬為登州知府的公文之後,招遠縣也就變成了登州府所轄。
這種行政劃分上的變動對於普通百姓而言並不會有什麼影響,大家夥兒該種地的還是種地,一切都和以前沒什麼區彆。
但是對於招遠縣的知縣許正而言,這種變動就像是晴天霹靂一般。
尤其是楊少峰黑著臉踏入招遠縣衙之後,招遠知縣許正的一顆心更是直接沉入了穀底。
“這是本官的勘合。”
一進入招遠縣衙,楊少峰就直奔知縣的正位而去,大馬金刀的坐下後便讓跛五把勘合印信拿給許正驗看。
“從現在開始,招遠縣衙許進不許出,所有佐貳官、吏、役全部吃住在縣衙,吃用全部由本官安排人去采買。”
等跛五把勘合印信拿回來之後,楊少峰又黑著臉道:“派人回一趟寧陽縣,把前、後、左、右四個百戶所全部調來登州。”
“另外,從咱們寧陽縣文廟裡調一些年齡大的、算數比較好的孩子過來,讓左百戶所一路上隨從保護他們。”
“還有,你拿著太子殿下給的印信走一趟,讓威海衛、成山衛、靖海衛、大嵩衛各自抽調出一個千戶所的兵力,封鎖九縣一州的縣衙、州衙,同樣是許進不許出。”
“縣衙、州衙當中所有的卷宗全部封存,本官沒去之前誰也不許碰,敢伸手的直接剁了。”
喜歡奮鬥在洪武元年請大家收藏:奮鬥在洪武元年天悅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