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王紹虞等一眾工部的官老爺們而言,哪怕是繼續留在工地上指點那些苦役們施工,都比寫一份完整的方案要強許多。
因為指點苦役們施工是一次性的,寫出一份完整的方案卻意味著自己所掌握的知識可以被很多人看到,看的人多了,會的人也會變多,會的人多了,自己的知識還值錢麼?
可是,提出這個要求的是楊……是駙馬爺。
這次要是拒絕了駙馬爺,誰知道他又會折騰出什麼新花樣兒?
正當王紹虞等人左右為難之時,楊少峰卻哈哈笑了一聲,說道:“這樣兒吧,王郎中不妨考慮考慮本官的另一個提議。”
王紹虞微微一怔,問道:“什麼提議?”
楊少峰道:“本官之前曾經看過一本書,叫做《營造法式》,是故宋將作監李誡奉旨編修,崇寧二年時皇帝詔令海行天下。”
“自此以後,凡是看到《營造法式》這本書的,哪個不知李明仲的大名?”
“依本官看來,王郎中和在場的諸位同僚,也未必就不如李明仲——諸位何不共同修撰一本類似《營造法式》的書籍?”
“比如如何勘探礦藏,如何勘探修路的地形,如何設計城池,如何計算工期和人力、物料,如何施工。”
“倘若諸位能修撰出幾本這樣兒的書籍,本官一定奏請陛下多加刊印,海行天下,說不定還能被收錄進《洪武大典》。”
“後世之人凡是勘探地形、礦藏,設計城池等事更是繞不過幾位所修撰的書籍,豈不是更勝李明仲三分?”
“……”
青史留名。
更勝李明仲。
王紹虞的呼吸越來越重,終於還是忍不住一咬牙一跺腳,向著楊少峰拱手拜道:“承蒙駙馬爺指點,下官敢不儘心?”
隨著王紹虞率先表態,其他站在王紹虞身邊的官老爺們也同樣拱手拜道:“下官等一定儘心竭力。”
回京城?
回什麼京城。
京城哪兒有登州好。
在登州住的好吃的好,駙馬爺說話還好聽,隻要修撰幾本書就有青史留名的機會,不比回京城去做官強得多?
隻是在下定決心要留在登州以後,王紹虞再看眼前這份登州城池設計方案的時候卻是越看越感覺不順眼。
城牆隻高三丈五,厚度更是隻有薄薄的兩丈,周匝不過十一裡,就這麼個小破城也配做登州府城?
再說了,登州府城這裡可是沿著海的,山東一帶又是倭寇多發之地,堂堂的府城卻沒有幾個像樣兒的敵台和角樓,這踏馬像話嗎?
還有下水門外西側紫荊山的嶺岡,這玩意靠著府城,地勢又比府城要高,倘若……嘶,這可是極為重大的安全隱患!
越看原本的設計方案越不順眼,王紹虞乾脆向著楊少峰拱手說道:“敢問駙馬爺,我等該先修撰哪一本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