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皇帝覺得自己也算是見多識廣。
可是在連續看了幾份考生的答卷之後,朱皇帝又有一種大開眼界的感覺。
這踏馬是殿試應有的水平?
前麵一共三道送分題,其中第一道題都還答得有模有樣,第二道題的前半部分也大差不差。
可是從第二道題的後半部分開始,很多考生給出的答案就開始跑偏。
第二道題的後半部分再加上第三丶四丶五道題,大部分考生的答案竟然出奇的一致。
核心思想就是如今的大明正處於力役過煩,賦斂過厚,教化溥而民不悅,法度嚴而民不從的階段,應該以“正人心丶端風教”為主,朱皇帝應該效兩漢之寬大,唐丶宋之忠厚。
朱皇帝連續翻了好幾份答卷都是大差不差,最後竟忍不住懷疑人生。
“咱……強征力役過煩,賦斂過厚?”
朱標忍不住翻了個白眼,答道:“從洪武元年到洪武三年末,凡有州縣受災,必蠲免其賦稅,免除其徭役。”
“未受經之地,亦多有蠲免。”
“且一免就是三年。”
“山東之地更是前所未有的蠲免五年賦稅與徭役。”
“如何能說強征力役過煩,賦斂過厚?”
瞧了朱皇帝手中的幾份答卷一眼,朱標又繼續說道:“姐夫曾經說過,透過表象看本質。”
“這些人無非就是想著再讓朝廷給他們優撫。”
“免其徭役,免其賦稅,最好再把賦稅承包給他們。”
“至於父親……您老人家最好是坐在金殿上垂拱而治。”
“否則就是力役過煩丶賦斂過厚。”
“父親如若不信,大可以再翻翻其他人的答卷。”
“尤其是寧陽縣那二十六個生員,還有高麗三個生員的答卷。”
隨著朱標的話音落下,朱皇帝直接開始翻找寧陽縣和高麗生員們的答卷,而李善長和劉伯溫則是低著頭一言不發。
一群蠢貨。
沒救了。
等死吧!
答案偏離了試題的本身也就算了,畢竟這五道題原本也不是傳統的策論,考生們不適應也算正常。
可是這些蠢貨寫他娘的什麽“力役過煩丶賦斂過厚”?
這不是明晃晃的在挑釁朱皇帝?
畢竟人家朱皇帝是真的下旨蠲免了大量賦稅和徭役,也真的下旨搞了惠民藥局和養濟院。
都他娘的做到這般地步了,還說什麽教化溥而民不悅,法度嚴而民不從,還扯什麽應該效兩漢之寬大,唐丶宋之忠厚?
正當李善長和劉伯溫暗自腹誹時,朱皇帝卻已經翻出了寧陽縣和高麗生員的答卷。
臉色陰晴不定的把諸多答卷都看過之後,朱皇帝忽然長歎一聲道:“善長兄,青田先生,你們說,這科舉還有辦下去的必要嗎?”
李善長和劉伯溫互相對視一眼,隨後便一起搖了搖頭。
科舉的奮鬥在洪武元年(天煌貴胄)最新章節手機訪問:https://m.101nove.com/wapbook105936/49266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