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一來,寧陽縣的罐頭就能運到登州。”
這個混賬東西!
他是不是又在想修路的事兒?
他是不是又在想著怎麼往寧陽縣弄好處?
朱皇帝微微哼了一聲,直到往前走了一大段路之後才開口說道:“修路的事兒,標兒已經著手在辦了。”
“不過,咱大明的國庫究竟還是空虛了一些,而且人手也少了些,想要讓整個大明都像登州府一樣修路,沒個十年二十年的功夫隻怕不成。”
略微頓了頓,朱皇帝又繼續說道:“還有胡元。”
“胡元不滅,中原難安。”
“隻有胡元徹底滅亡,咱才能放心的解散一些衛所,讓眾多的將士們解甲歸田。”
“不過,你之前提過的那些想法都挺好的。”
“咱已經交待韓國公和誠意伯他們著手這些事。”
“再苦幾年。”
“再苦幾年。”
朱皇帝一連重複了兩遍“再苦幾年”這句話。
楊少峰多少能夠理解朱皇帝在說這句話時的心情。
再苦幾年。
可是哪兒有那麼容易?
三零後,四零後,五零後,六零後,七零後。
還有更苦的二零後和一零後,零零後,還有更早的九零後。
這是苦了整整幾代人?
按照三十年為一代
百年屈辱帶來的苦難,足足苦了四代人。
胡元從他朱重八當上皇帝那天開始算,到藍玉在捕魚兒海大捷,再從朱老四五征草原算起,到朱瞻基親征,這又是幾代人?
所以,朱皇帝也明白他所謂的“再苦幾年”,背後是苦一代人、兩代人甚至三代人。
所以,朱皇帝才會連說了兩遍“再苦幾年”。
這個老登。
不知道本官眼窩子淺麼?
楊少峰忽然笑了一聲,說道:“嶽父大人,有了水果罐頭工坊,受益的可不僅僅隻是登州府。”
朱皇帝哦了一聲道:“你說。”
楊少峰道:“寧陽縣和登州府都不產糖,而且甘蔗這個東西還得是南方長出來的才比較好,恰好罐頭裡又要用到大量的白糖。”
朱皇帝嗯了一聲,心裡開始盤算起來。
這狗東西讓江南多種甘蔗,擺明了就是讓江南為寧陽縣和登州府的罐頭工坊供應白糖。
也就是說,江南要劃出幾個縣甚至更多的縣,專門種植甘蔗和製糖。
嗯,登州府和寧陽縣都需要糖,江南可以供應糖,但是那幾個種甘蔗的縣因為以種甘蔗為主,所以就需要其他的縣來供應糧食。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