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當徐達在大都督府裡瘋狂罵街的時候,東宮裡的朱標則是滿臉堆笑的望著李善長和劉伯溫。
還是那句話,自家姐夫不當人,乾出來的那些破事兒實在是讓人頭疼。
“我爹寫信來說,要在州縣和村社之間再增加一個小衙門。”
“哦,就是把幾個村社劃分成一個鄉鎮,一個縣再劃分成幾個鄉鎮,形成縣城加鄉鎮的格局。”
“隻是咱們大明有一千多個州縣,下轄村社更是不計其數。”
“要在州縣和村社之間增加鄉鎮編製,就會憑空多出來好幾萬個官吏的空缺。”
“……”
朱標的嘴巴一張一翕,不斷轉述著朱皇帝的書信,而李善長這會兒已經在心裡暗自盤算著,自己究竟要怎麽樣才能體麵的告老還鄉。
這個丞相誰愛當誰當吧,反正老夫是不想當了。
坐在李善長旁邊的劉伯溫倒是沒想著告老還鄉。
畢竟在州縣和村社之間增加小衙門的事情歸中書省和吏部管轄,跟自己這個禦史台的都禦史可沒什麽關係。
隻是劉伯溫萬萬沒有想到,朱標在轉述了增加鄉鎮小衙門的事情之後,竟然會話鋒一轉,把矛頭對準了禦史台。
“我爹在另一封信裡,說要是把各個府的監察禦史衙門擴編到州縣。”
“畢竟老百姓輕易不會跑到府城去告狀,倘若縣裡沒有一個監察禦史衙門,隻怕會出現百姓受了冤屈卻求告無門的局麵。”
“……”
劉伯溫忽然也想告老還鄉。
這個破都察禦史誰願意乾誰乾吧,反正都夫是不太想乾了。
正當李善長和劉伯溫都在琢磨著提桶跑路時,朱標卻又補充了一句:“對了,我爹還說,要我們商量出一個退休年齡,以後咱們大明的官老爺們到了一定的年齡後,就必須告老還鄉。”
隨著朱標的話音落下,李善長和劉伯溫頓時眼前一亮。
兩個人不約而同的略過了州縣和村社之間增加小衙門的議題。
李善長直接捋著胡須說道:“上位仁德,殿下仁德,老臣以為,退休年齡可以設置在花甲。”
劉伯溫瞥了李善長一眼。
這就變老臣了?
你個老匹夫的變臉速度有點兒快啊~
劉伯溫心裡吐槽,臉上卻滿是讚同之色:“殿下,臣也以為,可以將退休年齡設置在花甲之間。”
花甲之年?
聽到李善長和劉伯溫如此不要批臉的說法,朱標一時間竟不敢相信自己所聽到的。
畢竟李善長和劉伯溫都已經到了花甲之年。
如果把退休年齡設置在花甲之年,他們兩個豈不是可以名正言順的告老還鄉?
想到這兒,朱標忍不住搖了搖頭。
不要臉。
太不要臉了。
為了避免打工福報,這兩個老家夥竟然連臉都不要了!
可惜呀,儘管你們兩個已經奮鬥在洪武元年(天煌貴胄)最新章節手機訪問:https://m.101nove.com/wapbook105936/49601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