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思兔閱讀】地址:sto.ist
蘇宸答應了寫一篇文章,頓時引起了在場所有孫黨官員的驚喜,暫時放下目前朝堂局勢和國家危難、官職身份地位之外,他們每個人,都是飽讀詩書和先賢文章的文人,有的堪比鴻儒大佬,如徐鉉徐鍇兄弟,韓熙載等人,都在五代文壇有一定影響力。
此時,他們像是忘記了身份官職,忘記了朝堂局勢,變成了單純的竹林雅士一般,對蘇宸即將下筆的文章表現出濃厚興趣。
正所謂“蘇宸出品,必出精品”已經成為了這個時代讀書人的共識,所以,哪怕是這些南唐朝廷大員,舉足輕重的大人物,一時都翹首以盼。
蘇宸起身走到了書桌前,拿起毛筆,旁白韓伉親自研磨,其餘人全都起身,圍聚過來,屏住呼吸,全神貫注著蘇宸如何落筆。
此刻,蘇宸沉思了一下,腦海中搜到了宋代蘇洵的那首《六國論》,主要是論述六國為何輸給秦國,不是因為秦國實力足可以一擋六,而是六國輪番向秦低頭,以地事秦,供給秦國,使它愈發強大,變得遠超六國,歸根到底是六國亡國了自己,給了秦國統一的原因。
蘇宸蘸了墨汁之後,沉吟片刻後,先寫了三個字“六國論”,定了題目名字,隨後,開始寫下正文:
“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不善,弊在賂秦。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或曰:六國互喪,率賂秦耶?曰:不賂者以賂者喪,蓋失強援,不能獨完。故曰:弊在賂秦也。”
這一開篇的入題,立即高屋建瓴,拔高了層次,同時點明了主題。
韓熙載、徐鉉、高越等人,一看之下,頓時眼神一亮,感慨這是神來之筆。
而且,這很像是唐國的局麵,割地賠款,本身就很相似。
加上這個時代的風雲局勢,大宋強大,其餘的北漢、南漢、蜀國、吳越、荊楚、唐國等,活脫當年七國的格局。
光憑這一點,眾官員大夫,就覺得蘇宸這是借題開始發揮了,在抒發自己的情緒。
“秦以攻取之外,小則獲邑,大則得城。較秦之所得,與戰勝而得者,其實百倍;諸侯之所亡,與戰敗而亡者,其實亦百倍。則秦之所大欲,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戰矣......”
第二段開始破題,論述事實、論點,給這篇文章提供強大的理論基礎和史料觀點。
“子孫視之不甚惜,舉以予人,如棄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後得一夕安寢......”
“以地事秦,猶抱薪救火,薪不儘,火不滅!”
“燕趙處秦革滅殆儘之際,可謂智力孤危,戰敗而亡,誠不得已......”
蘇宸一邊寫著,旁邊的官員大夫,便輕聲念出來,一邊念一邊思考,一邊思考一邊欽佩,最後更是變成了震撼。
“嗚呼!以賂秦之地封天下之謀臣,以事秦之心禮天下之奇才,並力西向,則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勢,而為秦人積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趨於亡。為國者無使為積威之所劫哉!”
蘇宸寫到這裡的時候,略微停頓,文章已經接近尾聲,剛才這段中的句子,更是讓他感同身受。
在場的所有人,全都驚愕萬分,覺得這篇文章,也是超一流的,堪比前麵的留侯論、赤壁賦了。
這又是一篇經典文章!
蘇宸的情緒變得低沉,似乎被自己寫的文章所打動,直擊內心的憤怒和屈辱,然後,寫下了最後一句:
“夫六國與秦皆諸侯,其勢弱於秦,而猶有可以不賂而勝之之勢。苟以天下之大,下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國下矣。”
寫完這一句後,蘇宸放下筆,神色落寞,沒有‘筆落驚風雨’的激情,也沒有任何自傲神態,因為文章不是他原創的,而是宋代蘇洵老爺子寫的著名議論散文,文中提出“弊在賂秦”的精辟論點,“借古諷今”,抨擊宋王朝對遼和西夏的屈辱政策,告誡北宋統治者要吸取六國滅亡的教訓,以免重蹈覆轍。
另外,蘇洵是蘇軾的父親,蘇宸自己以前摘抄的都是蘇軾的詩詞和文章,這次連蘇洵的也抄了,都是蘇氏的文學寶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