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師步入秋天後,氣溫轉涼。
許是為了報複盛夏的酷日灼燒,司天監張貼出的告示上寫著,接下來半個月,雨水頻繁。
趙都安是被淅淅瀝瀝的秋雨吵醒的。
慵懶地洗漱穿衣,推門沿著走廊穿過新宅氣派的庭院。
趙都安瞳孔中倒映著濕淋淋的鋪地青磚,修竹被細雨打的搖擺不定。
一串串晶瑩的水珠,黏連著沿著頭頂烏黑的瓦片屋簷滾下來。
“姨娘,妹子。今早吃的啥?”
趙都安踏入飯廳,臉上的困倦才逐漸消退。
所謂春困秋乏夏打盹,睡不醒的冬臘月……無論前世今生,他總結出的至理名言之一,都是雨天最適合睡覺。
裝修比舊宅奢華許多的飯堂內。
尤金花起身,笑眯眯親自捏著白毛巾,將一隻隻菜碟湯碗上的蓋子掀開。
因天氣轉涼,繼母衣裙消耗布料陡增,卻仍顯得略有緊繃。
小肚子外顯,整個人也圓潤了一圈。
想必是生活條件上來了,養起了秋膘,連臉蛋也紅撲撲的,這會笑著說:
“大郎快來嘗嘗,姨娘盯著廚娘,按你的方子重做的‘醉蟹’,這次還合不合口。”
旁邊。
隨意裹著一件居家的襦裙,發絲隨意綰在腦後的清麗少女正坐在圓凳上。
白皙手腕上綁著一條彩繩,兩隻腳正輕輕給一隻白毛短腿,麵部寬扁,眼大而圓的京巴狗踩背。
是的,趙盼養狗了。
趙家原本也養了幾條看家犬,但都是凶猛大狗,由門房家丁照看著。
伴隨趙家地位日益提升,哪怕母女兩個是小門小戶出身,但難免逐漸被拉著,融入京城上流生活。
京師的富貴小姐們,最近流行養小京巴。
有人給趙都安送了隻,他懶得遛狗,乾脆丟給趙盼,給她留著冬天暖腳用。
這會羞赧而心機地飛快將一對足背纖巧的腳丫縮入裙下,轉了個身,笑眯眯道:
“大哥總能弄出新吃食,真厲害。”
秋日吃蟹,同為大虞朝官宦風氣。
前幾日,趙都安憑借回憶,寫了個醉蟹的做法,讓府上廚娘嘗試。
可惜第一次不大滿意,今日是改良版。
“唔,既是姨娘親自盯著,必然勝出上次許多。”
趙都安隨口打趣。
等坐下,接過從湯甕中撈出的,比手大一圈的螃蟹,一家三口悶頭品蟹。
“恩!果然好了許多。”
蟹黃入口,趙都安點頭讚歎。
雖因調料匱乏,與熟悉的味道無法比擬,但勝在食材優等,補足口感。
尤金花柳葉般的眉眼笑的彎起來。
她對吃不怎麼上心,隻要繼子和女兒覺得好吃,她也便覺得好。
聞言道:
“可惜,廚娘是京城人,聽說,要論做蟹,最好的還是淮水道的廚子,那邊盛產的青蟹也是一絕,要論吃蟹,據說那位淮安王自稱第一,無人稱第二。”
趙盼小口小口吃螃蟹,不時小嘴吹起,小拇指翹起。
主打一個模仿大家閨秀的斯文舉止。
眨眨眼,好奇道:
“淮安王?那位‘吃貨王爺’?女兒聽說,最近城中來的那位郡主,便是淮安王府的千金。大哥知道麼?”
趙都安神色自如,一邊拆開蟹鉗,一邊淡淡道:
“確有此事。”
以他的身份,當然知道那位郡主的到來。
據他所知,那位郡主自稱來觀摩佛道鬥法。
入城後,直奔皇宮,女帝親自接待了這位“堂妹”。
而後的幾日,這位郡主也沒閒著,開始依次一家家拜訪京中大人物。
李彥輔,袁立,董玄……甚至天師府與神龍寺,也都沒錯過。
主打一個雨露均沾。
而後,更以韓粥為突破口,自稱仰慕京中人物風采,切入了京城文壇的圈子。
參加了場秋日文會,大放異彩。
沒用多久,便儼然成了京中一位攪動風雲的人物了。
隻是趙都安至今沒有與之見麵,倒是有關淮安王一家的資料,反複看了好幾遍。
“長袖善舞。”
這是他冷眼旁觀數日後,對這位郡主的點評。
或者,用更生動的詞來描述,儼然是一位“交際花”式的人物。
“聽說,這位郡主是個大才女呢,詩文才氣,連韓半山都喟歎不已。”
趙盼捏著蟹腿,細聲細氣:
“她沒拜訪大哥麼?”
趙都安笑了笑,說道:
“我一個區區四品武將,放在外頭是個大官,但在京城,根本排不上座次,人家堂堂皇室王府千金,如何來拜訪我?”
趙盼哼了聲,不服氣道:
“大哥又不是尋常的武官,我聽說淮水道,乃是朝中相國一派的地盤,想來那淮安王,與那什麼‘李黨’也是一夥的,才刻意輕慢了大哥。”
尤金花頓時憂心忡忡,眼中含著擔心:
“大郎,真是這般麼,那可莫要招惹那郡主,人家畢竟姓徐。”
趙都安忍俊不禁,削了少女一個頭皮,笑罵道:
“小丫頭還分析上朝局了,怎麼?想給大哥當謀士?那先檢驗下你最近讀書課業?”
趙盼臉蛋瞬間垮塌,不吭聲了,悶頭踩裙下的京巴。
踩得被戲稱為“袖犬”的犬中貴族嗷嗷直叫喚,委屈巴巴,眼裡含著淚。
不知道怎麼惹到女主人。
等趙都安吃完離開,尤金花看了眼女兒,猶豫了下,試探道:
“你的課業……”
“娘!”
趙盼扭過頭去,抱起一臉懵逼的狗子,認真道:
“我聽人說,女子囉嗦是變老的征兆。”
說完,她吧嗒吧嗒,抱著一口螃蟹沒嘗到的狗子回屋了。
變老……尤金花如遭重擊,揉了揉秋膘小肚子,愁眉苦臉。
……
……
詔衙,梨花堂。
趙都安抵達衙門時,雨已近乎停了,隻是天空還是陰沉沉的。
本想照例打個卡,簡單處理下公務就開溜。
卻不想,小秘書一把將他按住:
“大人,督公召集九個堂口緝司去議事。”
大早上開會……趙都安罵罵咧咧,抬起屁股去了總督堂。
一群人昏昏欲睡,聽馬閻開了大半個時辰的早會。
核心會議精神就一點:
佛道鬥法臨近,京城近日來多出許多外地的修行者,尤其以武夫為主。
大虞以武立國,朝堂上雖以文臣為高,但民間風氣仍有尚武精神。
女帝胸懷寬廣,對前來看鬥法的江湖人士予以方便。
隻是,江湖人士多了,難免爆發衝突。
故而,維持治安的壓力,落到了整個禁軍的頭上。
詔衙作為禁軍之一,且負責偵查逆黨,肩上擔子尤為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