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州是三王爺的封地,這是元恒帝早就在冊子上擬定好了的。
那裡地處偏僻,又無兵禍,是個修身養性的好去處。
可三王爺不甘閒居餘州,還曾在殿前鬨過一番。
近些年因為封地王爺的權力過大,導致地方州府形同虛設,軍政大權都歸在皇室手中。
若是齊心為國也就罷了,偏偏各懷鬼胎,搞得大元政權四分五裂,內鬥不止。
後來雖然三王爺死了,可是餘州的好處還是沒落在餘州知府的手上。
好處去了哪裡,誰也不清楚,隻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由著他去。
大元風雲已至,宋良材不願被卷進去,於是在京城鬥爭最激烈的時候,自請去守餘州,因此保得了全家人的性命。
這人就屬於明哲保身的那一類朝臣,隻要與他說明利害,那得到他的幫助就不成問題。
況且她已有了明確的目標,隻等明日齊聚一堂,她便要看看這個暗地裡替主子掌控餘州的走狗,究竟是何等人物。
隻要能挖出在餘州背後享受利益的人,就能將利用餘州疫病的計劃扼殺在搖籃裡。
第二天,他們一大早就派人來請。
因為是第一次見麵,上午雙方一般都隻是簡單吃個飯,互相熟悉一下,不會把商談的事放在明麵上講,等到下午才會進入正題。
所以元卿上午並沒有跟著去。
暗處盯梢的目光大多都隻放在樓海平一人身上,等他離開,那些人便也跟著撤了。
餘下少數的幾人,她自有辦法甩掉。
元卿去了宋府,遞上拜帖。
宋良材以為是京裡派了核查的官員下來,忙親自迎著進府。
他一時冷汗涔涔,不知自己是哪裡又招得了京裡的注意。
“國老不必擔憂,我來是受人之托,想求您幫個忙的。”
元卿拿出陸昭先前給她的令牌,表示此行隻是代大理寺查案而已,與黨爭無關。
宋良材這才稍稍安心。
元卿挑下兜帽說:“聽說餘州戶籍由國老族中人掌管,此案涉及多個鄉鎮,過程不能太顯眼,所以想請您幫著做個掩護。”
能讓大理寺親自來查的案子必定不小,宋良材雖然不想惹事,但在大是大非上麵從來沒有含糊過。
事關朝廷百姓,他不會袖手旁觀。
“戶籍確實是我的侄子在管,但權限並沒有那麼大,隻管著一部分而已。
隻是他現在不在家,估摸著還要一個時辰才能回來。”
元卿沒有見過宋國老的侄子。
她隻在原書裡看過,宋和瀾這人是後期難得的忠良之臣,和孔瑜更是多年好友,相比彆人來說可靠得多。
如今由宋國老親自說出來,倒不用她再提了。
商會那邊正式開始的時間還早,如果留在宋府,等宋和瀾回來,將事情一並交代清楚,倒也省得她再多跑一趟。
見元卿點頭,宋良材便知他有了留下的打算,遂吩咐廚房去備了午膳。
宋和瀾剛回府,聽下人說二叔讓他去正院一趟,有事要談。
宋家規矩雖然沒那麼多,但喊他去前邊吃飯,還是頭一遭,他往常都是待在自己的小院裡吃的。
就算是要談事,也不會這麼急。
他接過濕布擦了手,問道:“今天家裡可是來了什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