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祁的心在這喧囂的都市中反倒愈發寧靜。
紅塵滾滾,往來匆匆,皆為過客。
並非是有意的沉澱或是深刻的修行,隻是感悟著所見的一切。
不同生命源地之間的對照,印證出事物發展的自然規律。
而這,是否就是所謂的“道”?
讀萬卷書,行萬裡路。
見不同的人,遇不同的事,品不同的景。
諸般種種,其實都是修行的一部分。
宋祁隻感覺自己愈發的明悟了。
半聖層次的第九劫,在很大程度上並不受外物所影響。
能否走到那一步,更多是取決於修行者本身,或者說是本心。
這個時候,宋祁便想起了項天宇與玉靈龍這二位。
他們兩人,是之前宋祁接觸最多的八劫半聖。
項天宇成就九劫的契機,是因為見識到了虯魚大展神威,從而內心觸動。
說是有所感悟也好,說是有了更多追求也罷,總之是心境發生了不同以往的變化。
而玉靈龍,宋祁雖然不知道他後來的進展如何。
但最後相處的一段時間裡,宋祁能感受到玉靈龍明顯變得很淡然。
心態安寧,古井無波。
宋祁覺得現在的自己與當初的玉靈龍有不少相似之處。
在追尋九劫的道路上,已經有了門路,甚至都快要走到儘頭。
但儘頭到底在哪裡,宋祁並說不好。
無論是放縱還是克製,都是修士自我修行的一種選擇。
總之,在見過全新的生命源地之後,接觸到了不同的新鮮事物,似乎所有人都有了不小的進展。
但大家都在壓製著雷劫,沒有誰去渡劫。
因為穎穎古星並不是多麼堅強的生命源地,能夠讓半聖層次的大修士放開手腳去折騰。
更何況,宋祁這一行人也沒有誰是那種“普通”的半聖。
雷劫一下,雷海蔓延數百裡甚至千裡不止。
一方疆域化作灰灰,生靈塗炭。
“這不是慈悲,也並非是仁愛。”
“而是有所為,有所不為。”
如果修行就是在獲得強大力量後,喪失了各種正常的情緒與情感,將自己變成冷漠的“神靈”。
那這修行,不要也罷。
這無關是非對錯,因為這世間並不是非黑即白。
沒有誰,可以對所有生靈明確的定義出什麼是“對”,什麼是“錯”。
這隻是在找尋自己的“道”。
遵循本心,我即唯一。
聽完宋祁講“道”,無論是孔瀅還是四小隻,都受益匪淺。
他們暫時還沒有追尋到九劫半聖這個高度上,但早晚有一天會經曆。
這些感悟,很有用處。
走與宋祁相同的“道”並沒有什麼不好,隻要這個“道”也適合自己的本心,就可以去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