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居正是帝師不假,但是,他是真沒把萬曆皇帝當皇帝,動不動就訓斥,動不動就斥責。
後世常言,彆拿豆包不當乾糧,彆拿村長不當乾部。
村長尚且如此,更何況是皇帝呢。
比如說,萬曆皇帝書法很不錯,有一次他拿著一幅字讓張居正看,結果張居正卻說,你是皇帝,應當把精力用在正道上,彆弄這些沒用的。
滿心歡喜的小萬曆,弄了一個燒雞大窩脖。
再比如說,有一次小萬曆去文華殿讀書,指著自己身上的龍袍問張居正,先生,此袍何色?
張居正回答說是青色。
小萬曆糾正道,不是青色,是紫色,因為穿的時間長了,褪色成現在的這樣。
小萬曆本來想以此顯得自己節儉,可張居正卻說,既然容易褪色,那就少做幾件。
接著就是一頓教育。
你說,小萬曆,他能不鬱悶嗎?
更重要的是,張居正教給萬曆皇帝的,和他自己做的不一樣。
他教導萬曆皇帝要勤儉節約,可他自己卻極度奢侈,據野史傳聞,他乘坐的轎子都得用三十二人抬。
張居正對於萬曆皇帝來講,就是,我剛死了一個親爹,結果又來了一個乾爹。
而且這個乾爹,還言行不一。
此外,自己的親娘,還向著這個乾爹。
物極必反,萬曆皇帝對於張居正的崇敬,也逐漸變為了怨恨。
當然了,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張居正在萬曆朝當了十年的內閣首輔,在這十年中,他拿走了原本屬於萬曆皇帝的權力,這才是最重要的。
張居正病逝後,萬曆皇帝之所以要清算他,不僅僅是因為萬曆皇帝本人痛恨他,更重要的是,萬曆皇帝要拿回屬於自己的權力。
至於說張居正死後,萬曆皇帝廢除了張居正變法的措施,這純屬是造謠。
萬曆皇帝隻廢除了考成法,這也是因為考成法實在是推行不下去才廢除的。而最重要的一條鞭法,還得以繼續推行。
考成法的廢除,也帶有一些政治色彩。
張居正以考成法,通過內閣控製六科,通過六科督察六部,通過六部督察天下各省,這樣一來,把權力全部拿到了內閣。
而這個權力,本身是屬於皇帝。
朝堂上下的官員,對於考成法也是深惡痛絕,廢除考成法,也可以收買人心。
這個浙江道禦史潘士楨,看似是在彈劾大學士潘晟,但其實是項莊舞劍,意在沛公。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