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朝的文官就是這樣,以敢諫為榮,若是因勸諫皇帝而受罰杖刑或是其他責罰,那更是天大的榮光。
不討論這些文官們勸諫是否真的為國為民,總之,他們的頭是真鐵,話是真敢說。
跑來的太監有很多,腳步聲聽起來雜亂,但聲音聽的愈發真切。
跪門的文官心跳隨著跑來的大小太監的腳步聲而動。
一步,兩步,三步,自己名揚天下的機會,就要來臨。
然而,大小太監們跑到這些文官身旁,並沒有動手,而是如同街邊擺攤算命之人一樣,開始相麵。
其實也不是相麵,主要是為了認人。認清楚跪門的都有哪些人,方便確定誰不在衙門裡,誰缺值。
能在宮裡當差的,都是有眼力的,大小太監們停留片刻,接著便又離開,向著各個衙門跑去。
留下一眾跪門的官員,在原地目瞪口呆。
一個禦史對著旁邊的官員問道:“不是應該打人嗎?這怎麼沒打就走了?”
這官員搖搖頭,“我也不知道。”
前麵有一個官員聽到對話,扭過頭來,衝著二人,“你們沒發現嗎,剛才來的那幫內官,是空著手,沒拿家夥。”
“我估計他們現在是跑過去拿家夥了。”
那禦史詫異一聲,“啊?”
“那待會不得挨一頓狠揍啊?”
旁邊那官員立刻回道:“怕什麼,挨揍挨的越狠,咱們的清名也就越大。”
“沒錯。”前麵那官員也附和道。
“嗯。”這禦史也是狠狠的點了點頭。
也不知過了多久,跑過去的那群太監又都從後麵跑了回來。
這禦史興奮的對著旁邊的那官員說道:“兄台,準備好了,咱們要挨揍啦。”
那官員脊背一挺,“放心吧,你我成名,就在今日。”
一陣風過,那群太監掠過跪門的官員,仿佛沒有看到他們一般,接著又跑了過去,向張鯨稟報。
這禦史一看,不對呀,我這都準備好挨揍了,你們怎麼不揍啊?
你們不知道我欠揍嗎?
他旁邊的那官員看的仔細,“他們手裡還是沒拿家夥,該不會是沒找到趁手的,又換地方找去了吧?”
這禦史低頭一想,覺得有道理,“備不住還真是。”
“哎,禦馬監就在那個方向,他們該不會是去禦馬監的禁軍那裡拿家夥了吧?”
旁邊的那官員不以為然,“不可能,拿個打人的家夥還用的著去禁軍那拿,要是說他們去拿火銃還差不多。”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