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起風了_明末混日子_思兔閱讀 
思兔閱讀 > 曆史軍事 > 明末混日子 > 第9章 起風了

第9章 起風了(1 / 1)

一晃到了年底,李氏兄弟吃了幾個月的飽飯,偶爾還能沾沾葷腥,再也不複剛來時瘦骨嶙峋的樣子,兄弟倆不愧是北方人,在同齡人中顯得牛高馬大。

俗話說“半大小子,吃窮老子”,古人誠我不欺,這幾個月他倆的飯量可是把錢管家給氣壞了,每次他倆吃飯都能聽見錢老爺的罵聲,什麼“看著你們吃飯夭壽啊”之類的,他倆每次就不發一言,隻是添飯的勺子抖了抖,然後繼續吃飯。

年底了,天氣變冷了,白茫茫的一片,逃難的和本地人早就不再進山了,畢竟山上沒有啥了,而且雪大又深,進去了不知道有沒有名出來。

隻是路上的難民沒有減少,反而有增多的趨勢。據說有一個不沾泥的人造反了。他造反後第一件事就是開倉放糧,按理說開倉後難民應該有所減少,可惜他們軍紀極差,臭名遠揚,導致人們恨不得爹娘多生兩條腿,跑得離他們遠遠的。

小冰河期的冬天不是一般的冷,張定穿的嚴嚴實實的都不斷淌著鼻涕,更彆說外麵的難民有多冷,據說縣城外麵全是人,他們這的人已經算少的了。

忘了介紹了,現在隆重解釋一下,豐收村的一把手,位高權重的村長打人就是張老爺,這在古代很正常,皇權不下鄉,得依靠當地的地頭蛇幫忙管理順帶收賦稅,雖說官雖小,但是是個官,多少還有點權利。

張定也就是尊貴的村長公子,在豐收村可謂橫著走。這大冬天的,村裡的半大小子們也終於閒下來了,張定叫李氏兄弟把他們喊在一起,在以後這可都是他可以利用的力量。

很快,李氏兄弟挨個把人叫過來了,在張家後門站成一排,沒錯,這幾個月張定還是交了些東西給李氏兄弟,最重要的當然是潛移默化的給他灌輸忠心的思想,沒辦法,沒人就自己上唄,他就不信沒了張屠夫還吃不了不帶毛的豬。

其外,就是軍訓的一些東西,雖說在後世就是個爛大街的玩意兒,好歹拿來也能用用,畢竟指望一個非科班的搞些專業的東西不太現實。李大李二拉著那些人站成一排,雖說李大李二年紀不算大,最大的有了16歲。但是誰讓他倆給張定辦事呢,一個個老實的聽安排。

很快,李大來到張定身邊:“少爺,齊了,一共36個。”張定頷首表示知道了,他讓李大李二喊的人也是挑了的,太大了不要,有過小偷小摸不好的不要,偷懶耍滑的不要……

“都知道我是誰吧?”雖說他們都應該知道自己是誰,但是萬一有二愣子呢?張定還是決定問一句。

“知道。”這群孩子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過了好半會兒才稀稀拉拉的說道。

“我需要你們配合我做點小事兒,不難。表現的好有機會吃大肥肉片。”說罷張定點頭示意李大,李大點頭進門很快端了一碗金黃的蛋炒飯出來了,色澤金黃,一看就是用了很多油炒的,最重要的是上麵還有幾塊大肥肉片。

就這幾塊大肥肉片,讓在場所有人都不禁吞咽口水。對於他們來說,這是無上的美味。

“想不想吃啊?想吃就配合一下,不想吃的也可以走,我不強迫。”張定很滿意大家的表現。

“想!”這群孩子回答,果然有了肉片的做獎勵,一下子就有了乾勁。

“很好。”張定不斷點頭,像是在掃視自己的士兵。

“走,跟我去黃山。”說罷帶頭走在前麵,李大和李二就進門了,他們需要把飯放回去和拿一些工具出來。

所以說這個時候山上已經沒了可以吃的植物,白茫茫的一片。但是還是存在可能正在過冬的動物,張定準備去挖個大坑,看看能不能逮到啥。

有些逃難過來的難民也在用非常原始的方法在砍樹,畢竟。隻要有個棚子,都會比在外麵暖和很多。他們又冷又餓,但是在生存的壓力下還是奮力的乾著活,不得不說還是身體好,畢竟要是身體差的也活不到這兒來。

當然帶頭的還是張氏兄弟,需要他倆看一個在哪兒挖坑。雖然他倆也基本上沒有什麼狩獵的經驗,但至少比這群小孩子還好一些。

很快就找到了一個地方,並不在道上,正合張定的意思,要是在路上怕有人摔下去了,還是有點麻煩。

既然選中了地方,那接下來的事就很快了,李大李二把東西分給眾人。拿到工具就開始挖洞,雖然是一群半大的孩子,但人多力量確實大。有人負責挖,就有人負責把泥土轉移走,一時間熱鬨非凡。

當然挖幾個坑還是用不了這麼多人,畢竟這個地方肯定不會挖太多,張定就帶著剩餘的人去捉鳥。誰挖坑誰把泥土移走,誰去抓鳥,全憑自願。

張定就看著他們自己做選擇,但是他也不乾涉,對他來說誰乾活都是一樣的,重點是要有人乾活。

很快人就分好了,有28個人在原地負責挖坑,剩餘的8個人隨他去抓鳥。張氏兄弟和李是兄弟,兩邊各一個。

這4個人相當於幫張定監督,張定隻是視察。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最新小说: 末日堡壘:我預知未來能具現 詭異遊戲:開局覺醒Bug級天賦 為氣運之子奉獻三百年後 睡前異故事 開局被領養:從每日提示開始 你家暴我,我禮尚往來你哭什麼? 大明假皇孫 熊出沒:開局奪取金鹿角 淺夏時光校園風 被嫡姐換親後,我成權臣心尖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