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閣老,陛下嗣位時曾說過,我朝對建奴大戰略分為防守,相持,進攻三個階段,眼下我國內情況並不樂觀,馳援朝鮮怕是有心無力。”
黃立極帶著愁容說出自己的憂慮。
“李愛卿,你有何看法?”朱由檢目光看向沉默不語的李國普。
後者沉吟道:“陛下,朝鮮雖弱,但那是相對於我朝,若是對比建奴,那朝鮮便是一塊肥肉,一旦被建奴吞下,此消彼長之下,定然對我朝不利;
然馳援朝鮮,以我朝現在之情況,確實很難,臣一時也無法決斷。”
朱由檢聽完在京三位閣臣的意見後,起身來到地圖前。
思慮許久後,他做下決定道:“朕有一個想法。”
“建奴出兵朝鮮,不管出於何種目的,按照朝鮮國力判斷,他們扛不住建奴的進攻,亡國隻是時間問題。
朕的想法是,他打他的,我打我的。”
朱由檢話音落下後,下麵三個閣臣聞言都愣住,一時間沒明白皇帝的意思。
“很簡單,眼下漠南草原複歸我土,孫愛卿和趙率教率五萬騎兵在草原坐鎮,朕的意思是,不管建奴目的為何,他打他的朝鮮,咱們也不能乾看著,朕決意命趙率教率軍出動,向東攻略投靠建奴的蒙古部落,就以科爾沁,敖漢部,莫奈部和內喀爾喀部為主。
即便滅不了這幾支部落,也得打疼他們,儘最大努力殲滅他們的有生力量。
同時還可命東江鎮毛文龍部出兵襲擾建奴入朝鮮作戰的補給線。”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陛下,您不是說我朝和建奴尚處於戰略防守階段嗎?如此一來會不會空耗國力?草原諸部一旦受到進攻退縮遼東,反而會促使他們團結起來對抗我朝。”
朱由檢看著黃立極笑道:“黃愛卿,薊鎮大戰,我朝大軍損失慘重,但是建奴也不好過,特彆是林丹汗身死後,我朝已經從戰略上對遼東呈現出包圍態勢,現在敵我勢力已經來到相持階段,我們無法滅亡建奴,黃台吉也不敢在輕易襲擾我朝邊境。”
“既然陛下心中有數,老臣讚成陛下之策。”
黃立極聽完皇帝的話後,開口表態。
“行,給在集寧鎮守的孫承宗傳信吧,命趙率教率軍兩萬東進,同時命在薊鎮休整的盧象升、張之極部一同出關協同趙率教作戰。”
“是,臣這就去安排。”袁可立說著就準備離去。
“愛卿且慢,朕還有一件事。”朱由檢背手看著三人繼續道:“朕決議組建三支大明海軍,一支以登萊為基地,建立大明第一海軍艦隊,由登萊巡撫孫國楨任總兵官,第二支以浙江為基地,建立大明第二海軍艦隊,由謝隆儀出任總兵官,俞谘皋為副總兵官,以廣東為基地建立第三海軍艦隊,由鄭芝龍出任總兵官。
第一、第二海軍艦隊先拉起相應的人員和組織規模,第三海軍艦隊主要以鄭芝龍自己的船隊為主。
以後我大明的海岸線必須要有自己的精銳艦隊守護安全。”
朱由檢的話說完後,三位內閣大佬對視一眼,他們心思還沒有跟上皇帝的節奏。
“海軍?陛下,我朝已經有規模龐大的水師,您為何···”
袁可立帶著些疑惑,這個時代的大明雖然國力衰弱了,但是沿海的衛所大多都還保持著規模相當大的水師船隊。
“嗬嗬,袁愛卿,海軍和水師不同,海軍以後的任務是深入海洋作戰的軍隊,水師以後的任務隻是近海防禦,兩者戰略任務不同。”
朱由檢出言解釋一句,三個人精般的老臣瞬間就明白了皇帝的心思。
其實這個時期的大明水師表麵看起來確實規模不小,但是大多都隻能執行沿海、近海域的作戰任務,根本無法進行遠海作戰,因為戰船質量不夠。
現在自己得到了當年鄭和下西洋的福船建造圖紙,打造遠洋海軍必須得提上日程。
喜歡阻礙大明中興,國丈也砍,朕說的請大家收藏:()阻礙大明中興,國丈也砍,朕說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