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實話,一個4g項目,讓安櫟打開了和高層的接觸,但即使是有所接觸,終究還是有一個度存在,如今的項目組充滿了希望,但想要獲得上層的認可,終究還是要拿出成績來。
“半年後,看能不能引起重視吧。”
思來想去,安櫟也沒有想出一個好辦法,乾脆把這個想法暫時放到一邊。
好在,按照近半年的計劃,即使是項目組完全複製出了那台32n的光刻機也沒有任何意義,真的要等到上層關注,怕是還是要等到90n的光刻機出現才行。
而且,僅僅隻是90n,所能夠吸引到的目光,估計還不會太多。
也就是說,這一年內搞定研究中心的問題就行。
“光刻機的問題解決了,但對於一塊芯片來說,其中包含的問題依舊還有不少。”安櫟微微皺起眉頭,從未來而來,安櫟很清楚的知道,國內高端芯片的缺失,不僅僅隻是光刻機的問題。
誠然,光刻機是最大的短板,但不意味著其他方麵不是短板。
一塊芯片,從原材料提取,到製作晶圓。
再從光刻機,到刻蝕機。
最後從建立邏輯閘門和金屬電路,到晶圓測試和封裝。
這一係列的工藝,最終才能製作出一塊完整的芯片。
這裡麵,幾乎所有都是短板。
隻不過光刻機的短板最大,所以格外的引人注意而已,事實上單單隻是一個原料矽石和提純工藝,就是一個大問題。
更彆說之後的刻蝕機和邏輯閘門建立之類的流程了。
想要自主生產芯片,還有很遠的路要走。
單單一個光刻機,還遠遠不夠。
唯一值得慶幸的是,國內在蝕刻機等方麵,有著很強的學習能力,如果按照正常的曆史進程,蝕刻機的精度其實在安櫟重生之前,也基本上算是躋身頂尖層次,這方麵畢竟比光刻機簡單一些。
而繞來繞去,其實最大的問題,還在於矽石原材料和矽提純上。
國內的矽石原材料含量,其實在全球都占據領先地位。
但可惜,矽石提純方麵的技術,國內卻一直落後。國內提純的矽石,基本上可以用在日常用品,小到遙控器,大到汽車航空零件,但要說高端電子產品或者科技產品方麵,卻一直是弱項。
坐擁金山,卻始終沒有辦法把金山變現。
甚至,國內每年都要向外出口大量的矽石原材料,換取高純度的提純矽,以及一些其他原材料。
這其實,也算是一種悲哀。
明明自己有材料,但卻因為沒有相關的技術提純,沒有辦法使用這些國外眼熱的材料。
半導體之戰,除了技術,就是原材料。
前世,夏國是無奈之下隻能用矽石原材料進行交換。
但這一世……
還要如此嗎?
喜歡重生之完美係統請大家收藏:重生之完美係統天悅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