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陽氣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氣生,日中而陽氣隆,日西而陽氣已虛,氣門乃閉。是故暮而收拒,無擾筋骨,無見霧露,反此三時,形乃困薄。
風客淫氣,精乃亡,邪傷肝也。
因而飽食,筋脈橫解,腸澼為痔。
因而大飲,則氣逆。
因而強力,腎氣乃傷,高骨乃壞。
凡陰陽之要,陽密乃固,兩者不和,若春無秋,若冬無夏。因而和之,是謂聖度。
故陽強不能密,陰氣乃絕。
陰平陽秘,精神乃治;陰陽離決,精氣乃絕。
因於露風,乃生寒熱。
是以春傷於風,邪氣留連,乃為洞泄。
夏傷於暑,秋為痎瘧。
秋傷於濕,上逆而咳,發為痿厥。
冬傷於寒,春必溫病。
四時之氣,更傷五臟。
陰之所生,本在五味;陰之五宮,傷在五味。
是故味過於酸,肝氣津,脾氣乃絕。
味過於鹹,大骨氣勞,短肌,心氣抑。
味過於甘,心氣喘滿,色黑,腎氣不衡。
味過於苦,脾氣不濡,胃氣乃厚。
味過於辛,筋脈沮弛,精神乃央。
是故謹和五味,骨正筋柔,氣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則骨氣以精。謹道如法,長有天命。
對古文:生氣通天論深度解析
標題:黃帝內經中的生命奧秘:通天、陰陽與疾病的深度解析
黃帝說:自古以來,那些能夠與天地相通的人,他們生命的根本,就在於陰陽的調和。在天地之間,宇宙的六合之內,九州的氣息、九竅、五臟、十二節,都與天氣相通。生命的產生,離不開五行的作用;而生命的活力,則依賴於三元之氣的運行。如果頻繁地違反這些規律,那麼邪氣就會傷害人體,這也是壽命長短的根本原因。
蒼天之氣,清淨則誌意治,順應它則陽氣固,即使有賊邪,也無法侵害,這是順應時序的結果。因此,聖人能夠傳遞精神,順應天氣而通達神明。如果失去了這種順應,就會導致內閉九竅,外壅肌肉,衛氣解散,這就是自我傷害,是氣的削弱。
陽氣,就如同天空與太陽,失去了它應有的位置,就會折損壽命而無法彰顯。所以,天的運行要依靠太陽的光明。因此,陽氣能夠向上運行,起到衛外的作用。
如果受到寒邪的侵襲,就會像運轉的樞紐一樣,起居時如同受到驚嚇,神氣就會浮越。如果受到暑邪的侵襲,就會多汗,煩躁時則喘喝,安靜時則多言。身體就像燃燒的炭火,隻有出汗才能散熱。如果受到濕邪的侵襲,頭部就會感覺被包裹。如果濕熱不除,就會導致大筋收縮變短,小筋鬆弛變長。收縮變短會導致拘攣,鬆弛變長會導致痿弱。如果受到氣邪的侵襲,就會出現腫脹。如果四維交替侵襲,陽氣就會衰竭。
陽氣,過度煩勞就會擴張,精絕,到了夏天就會積累,使人發生煎厥;眼睛看不見,耳朵聽不見,就像都城崩塌,水流不止。陽氣,大怒就會使形氣絕而血菀於上,使人發生薄厥。如果筋受傷,就會鬆弛,無法支撐。出汗隻在半邊身體,就會使人偏枯。出汗後遇到濕邪,就會生痤痱。吃高粱厚味的食物過多,就會使腳上生大疔,就像拿著空的容器一樣。勞動出汗後遇到風邪,寒冷迫近,就會生粉刺,鬱積就會生痤。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