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成績一出,各地就開始熱鬨了起來,多是知青們比較激動。
畢竟分數決定了自己的命運,能不能擺脫農村回家,就看自己夠不夠努力了。
大梁村的好消息很快也傳來了,梁家表親去參加高考的,基本成績都不錯,最少都有個大專讀。
這年頭,大專已經是個很不錯的學曆了,畢業出來工作分配都還算比較好的單位,而且升職空間也相對大些。
大平村相對就差一些,尤其是知青點那些人。
明明崔雪又借筆記又借複習資料,前麵還有王慧在,居然考得那麼差。
聽王慧說,除了她以外,其他人也就陳青延和另外兩個知青考得稍微好點,其他的,就見她搖搖頭。
“要是打算去讀專科還是可以的,隻不過他們都填了各地大學,恐怕要滑檔了。”
“不行就明年再考唄。”袁玲不覺著這是什麼大事。
“你想得太簡單了點。”崔雪搖了搖頭。
過了77年,78年後政策改變,這些知青在農村裡就很尷尬了。
一是他們沒辦法分配土地,如果不回城,很難保證怎麼維持自己的生計。
二是在各方壓力下,第二年再參加,未必就能穩住實力。
而且高考會一年比一年難,今年都考不過了,明年也很難說。
不過這些都不關崔雪的事,她現在錢賺到了,已經在收拾東西,等過完年就要去首都報道了。
“這錄取通知書,這個月就回來吧?”說到這個,袁玲也有些緊張。
“會的,過了年就得去報道了,到時候大表哥要跟你一塊去外地嗎?”崔雪突然想起來她是已婚身份。
“他跟我去做什麼?”袁玲有些奇怪的看了一眼崔雪。
“夫妻長期分居兩地,這不太好吧?”崔雪有點擔心。
畢竟現在不比後世,通訊可不發達,分居兩地平時聯係就靠寫信,想打個電話,但是大平村還沒有裝有電話。
更彆說交通不發達,要是袁玲再報個遠一些的學校,基本等於放假了才會回來了。
這樣的相處方式,就算袁玲和梁平興沒意見,但是大舅媽絕對有意見。
她可是一直吵嚷著要抱孫子,也不知道她這是著了什麼魔,自從梁平興結婚後,就執著於催生。
“沒事,如果這點寂寞都耐不住的話,乾脆離婚好了。”袁玲說得淡然,把崔雪和王慧都驚到了。
“這才剛結婚呢?而且你不會舍不得嗎?”王慧看向她,驚訝的問道。
“有什麼舍不得的,本來跟他結婚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他願意入贅啊,不然早知道要高考的話,我才不會跟他結婚呢。”
說著她才想起崔雪和梁平興的關係,有些不好意思的看了她一眼。
“我這麼說你彆介意啊。”
崔雪搖了搖頭,倒是有些理解她的想法。
其實不少人跟袁玲一樣,國家政策在那裡,作為底層人民,基本沒有什麼政治敏銳度,更不會說能想到恢複高考這種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