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兔閱讀【sto.ist】第一時間更新《姐姐彆亂來,我真不是傻子了》最新章節。
再舉一個例子,我們隨機往地上撒一把不同顏色的芝麻,螞蟻科學家最終是能從那些芝麻的分布中總結一大堆深信不疑的規律。
我們之所以有科學和文明,不是因為我們有多麼的聰明,而是因為我們的認知力太低。
用莫離的話說,科學不是人類認知力強的表現,而是對認知力弱的一種補償。
當然,這麼說並不是說科學就沒有意義,隻要選擇的範圍合適,這些所謂的規律對我們的生活肯定是有幫助的。
所以說,莫離在選擇理解某個前沿理論時,首先得搞清楚它的適用範圍。
就比如量子狀態的不確定性,她給出的解釋是:
假如有一個體型龐大,對時間感知力最小單位為一個小時的高維生物,那麼在他眼裡,單個的人無論是狀態還是行走路徑都是不確定的。
因為如果這個人在這一小時內,一直都在走路,那麼在這個高維生物眼裡,這個人就是一條長蟲,他的長度是他這一個小時內走過的路程。
但是如果這個高維生物掌握了一種先進的儀器,能夠測算出人身體的真實大小,那麼他就隻能解釋,他觀測的這個人,在這一個小時內,按照他的行走路徑成一定的概率分布,在這一小時內,他可以出現這個路徑的任何一個地方。
這也就能合理的解釋,為什麼我們觀測到一顆量子能夠同時穿過兩個小孔,因為在那個高維生物中,同時的範圍就是一個小時,因為他最小的分辨時間為一個小時嘛。
同樣的,這個理論也能解釋光的波粒二象性,繼續用那個高維生物舉例,在他的眼裡,人都具有波粒二象性。
因為如果一個人在一個小時內沒有移動,他就是粒子,如果移動了很長距離,他就是一條長長的波。
當然,隻要他能夠將時間分辨縮小到秒,那麼人的大小基本就是固定的,當然實際情況要比這個複雜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