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明軍出現了異動,一直跟著明軍後麵保持距離的劉誌偉當即就立馬派主力上去鎮壓明軍,儘量多俘虜一些明軍士兵。
此時這群炸營的明軍已經開始自相殘殺,有些人都殺紅了眼,瘋狂攻擊隊友,明軍的火槍沒打到敵人身上,先打到了自己人身上了。
劉誌偉命令部隊用武器給炸營的明軍降溫,同時讓部隊高呼投降不殺,一段時間過後,在澳宋軍隊的武力彈壓下明軍的炸營緩解下來了。
當然也有可能是明軍士兵已經發泄完心中的負麵情緒開始安定下來了。
大鬨一通精疲力竭的明軍士兵甚至都沒反抗或者逃跑,就這樣靜靜坐在地上接受澳宋人的俘虜。
十萬明軍就這樣成建製的投降了,如果現在是白天就可以看得出這個場景有多麼壯觀。
就算十萬頭豬讓澳宋人抓也抓不完啊,不過豬不會成建製投降。
就在明軍大量成建製投降,澳宋人瘋狂抓俘虜時,作為主將的祖大壽已經帶著親兵狂奔了接近一個小時了。
此時載著他們的馬匹已經疲憊不堪了,看到澳宋人似乎沒有追過來,於是祖大壽決定找個地方休息一下。
一停下祖大壽的思維開始活躍起來,他發現自己已經無路可逃了,此次兵敗葬送了朝廷十幾萬大軍。
回去崇禎絕對會殺了自己,他還不能跑,他祖家是將門之家,他這一跑絕對會牽連家人,有辱門風。
於是祖大壽決定自殺,用自己的屍體來消除崇禎的怒火,隻有他死了才能保住家族和榮耀。
於是這個時空的一代名將祖大壽在一個不知名的鄉野自裁了。
他的親兵會帶著他屍體回到京城,並且對外宣布他是力戰而亡,然後屍體被親兵搶回來脫離戰場,而不是當了逃兵後畏罪自殺。
第二天天亮,劉誌偉試射著繳獲的明軍火槍。
試用完明軍火槍後,劉誌偉就隻有一個評價:“垃圾”。
垃圾的氣密性,垃圾的火藥,垃圾的穩定性,每把槍的質量都有差彆,除了是燧發槍以外毫無優點。
本來劉誌偉之前得到情報說,明軍大量裝備燧發槍還有些忌憚,雖然他知道明軍的火槍肯定比不過澳宋火槍,但畢竟是槍,打到人還是能打死人的。
所以這也是他避免和明軍正麵交戰的一個原因之一,結果這些槍延續了大明一如既往的水平。
不過已經比以前的大明火器好的多了,至少它不會隨便炸膛,士兵可以放心的用了,不怕被自己手裡的武器帶走。
看來崇禎親自抓點還是有用的,下麵的人也不敢太過於偷工減料,造出來一堆隻能看不能用的垃圾。
此戰其他繳獲不提,十幾萬明軍光俘虜就抓了八萬,有些明軍趁夜逃走,有些死在自己人或者澳宋人的手裡。
這8萬人也讓劉誌偉十分開心了,本來他就想抓個34萬俘虜就算成功,畢竟兵力有限,明軍士兵又是活的會跑。
結果明軍自己炸營了給澳宋人送了一波大的。
其實這次明軍的炸營祖大壽自己要付很大的責任,本來經過幾天澳宋人的物理和心理雙重攻擊,明軍士兵早就已經精神緊繃到了極限。
結果祖大壽還要頂著澳宋人的騷擾撤軍,撤軍就算了,祖大壽這個小機靈鬼還要挑傍晚的時候走,祖大壽覺得夜裡行軍可以規避澳宋人的神槍手。
結果還沒入夜就被澳宋人的神槍手打死了一堆軍官,等真的夜幕來臨後士兵又不敢打火把,再加上祖大壽的親兵不時抓逃兵。
神經高度緊張,負麵情緒高度積壓的明軍直接炸營了,而且這十幾萬明軍大多數就是來湊數的,質量非常堪憂,一旦發生了炸營祖大壽都沒法彈壓。
經此一戰後大明徹底喪失了對澳宋人的戰略主動權,丟了這十幾萬大軍,就算崇禎去賣鉤子都沒法短時間內再組建這麼一支龐大的部隊了。
不過崇禎現在還不知道他的“征澳大軍”已經幾乎全軍覆沒,他現在正對著韃子發愁呢。
打掃好戰場,埋葬好明軍士兵的屍體,劉誌偉開始帶著俘虜回煙台。
這些俘虜的去處已經安排好了,統統判五年的勞改,一部分送回澳宋,勞改結束就地入籍,一部分留在遠東殖民地服刑。
這些俘虜裡麵的精銳則挑出來先進行一段時間的勞動改造,然後在改造時觀察他們的表現。
表現好的就可以打散編入澳協軍,在澳協軍中強製服役五年。
明年或者後年俞化龍就會計劃對後金動兵了,兵力不夠多可不行,到時候打後金澳宋是進攻方沒有防守加成,需要的兵力可不少。
而且女真人的騎兵數量多戰鬥力也強,必須要大量士兵組成的方陣才能對付,除非本土給遠東殖民地換裝。
不過估計不太可能,遠東殖民地現在統治的人口達到了130萬之巨,而本土卻才隻有90萬人出頭。
要是對殖民地毫無保留不加以限製會出大問題的。
山東的戰鬥告一段落,但是京城城外卻非常熱鬨。
皇太極還是到達了他夢想中的京城,他做夢都想拿下這裡,不過看著京城高大的城牆他立馬死了心,這城牆厚的都可以並排跑幾匹馬了。
這種雄城就不是女真人可以覬覦的,這次自己帶的所有大軍填進去估計都沒法攻破城牆。
本來皇太極這次入關也沒想過拿下北京,他隻是過來“轉一轉”,來個戰略威嚇,同時搜羅人口和財貨而已。
大明的京畿之地可是肥的流油,多年沉澱下來的財富可以讓女真人飽餐一頓了。
皇太極不是一個滿腦子打打殺殺的武夫,就算是搶劫都要比一般的女真人要“文雅”一點,連人帶財貨一起搶走。
而且皇太極還下令重點搜羅各種工匠,他想建立起屬於自己的火器部隊,他知道時代可能已經發生了變化。
要是沒有有力的火器部隊,澳宋人就永遠是女真人的心腹大患,女真人永遠不可能用弓馬打贏澳宋人火器。
皇太極深知澳宋人所圖甚大,要是不把他們剿滅,最後女真人的大業可能就會毀在這些澳宋人身上。
喜歡17世紀風起澳宋請大家收藏:17世紀風起澳宋天悅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