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盆滿缽滿_17世紀風起澳宋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109章 盆滿缽滿(1 / 1)

盛京城裡有近三十萬人口怎麼弄走成了俞化龍最大的難題。

俘虜的兩萬多漢軍肯定要帶走,城裡近十多萬的漢人百姓也要帶走,一方麵帶領他們脫離苦海,同時充實澳宋的人口,一方麵這些百姓多是工匠不能留下資敵。

小一萬的女真戰俘也要帶走,正好可以扔到庫頁島去挖煤,現在遠東殖民地和本土之間跑的船很多都是蒸帆混合動力船了,對於煤炭的需求很大。

還有幾萬的女真貴族的女眷,雖然質量比不上漢家女,但是也比土著強了不知道多少了,本土缺女人缺的那麼厲害,怎麼可能還挑挑揀揀,運回去絕對被那些光棍搶完好吧。

這麼多人靠海運絕對不行了,遠東殖民地沒有兩個月就能運完無數財貨加近三十萬人口的運力,而且冬季的遼河也無法支撐起這麼大噸位的運輸。

於是俞化龍決定,財貨通過海運運回,而人口則帶著繳獲的糧食走陸路回大連,安置在大連,等明年開春再運回後方和本土。

大連離盛京也就400公裡路程,路上平坦又不負重,每天走15公裡不成問題一個月就能走回大連。

打定主意俞化龍派人通知大連的王十六修建房屋供這些人口過冬,同時從後方轉運足夠的過冬物資。

幸好這兩年大連的十萬百姓也沒閒著,大量開荒種地和修基建,現在大連倉庫裡糧食(主要是土豆)還不少,再從其他地方調集一些副食,過冬最大的糧食問題就解決了。

不過要先解決了外麵那支“存在部隊”,從前麵的事俞化龍看的出帶領這支存在部隊的將領絕對是個聰明人。

說不得又是哪個曆史上著名的人物,自己給他下了好幾個陷阱全被他看出來了,著實難纏。

後來進城抓俘虜一問,果然是熟人,曆史上“鼎鼎大名”的多鐸,他帶著五千騎兵在外麵,多鐸這個逼算是女真人裡有腦子的人了,能力還是有的,特彆是軍事能力不低。

所以想把他拉過決戰可不容易,俞化龍開始考慮一個很有可能可以吸引多鐸過來決戰的辦法。

辦法說難也難,說簡單也簡單,那就是用人質,雖然盛京城裡的男性女真貴族被圖圖的差不多了。

但是還是留下了他們女眷和孩子,隻要把地位最高的部分帶出城去向外運,多鐸很有可能過來拚命。

當然他也可以鐵石心腸無動於衷,坐看這些女眷孩子被帶走,一旦被澳宋人帶走了可就回不來了。

這些人裡很多人都和多鐸沾親帶故,有他的後輩,女性長輩,女性同輩,甚至還有他的女人,不過可惜是沒有他的後代。

不過多鐸也確實是狠人,直到這些人到了澳宋人的沿河營地登船都沒有來救。

“大丈夫何患無妻,相信兄長們都會理解我的。”

這下俞化龍徹底沒轍了,大草原上自己步兵部隊不可能抓得住要跑的騎兵部隊,那沒法隻有先運財貨了。

80公裡的運輸線保護好一點韃子就沒辦法了,隻是百姓和俘虜的大規模遷徙就有點難,路程長達400公裡,遷徙規模達到近三十萬人。

而且還有漢人百姓不斷來投,聽見澳宋人打下盛京城後,附近的人口聚集地不斷百姓跑到盛京城來投靠澳宋人,對於人口澳宋向來是不會拒絕的。

這樣大遷徙很難麵麵俱到,擋住女真人的偷襲。

就算有損耗也沒辦法了,必須要走,要是磨磨唧唧等皇太極回來就完了。

由於澳宋工業實力不斷發展,馬車的載重不斷提升,所以財貨運的很快,上萬噸財貨很快就在上萬治安軍的轉運下搬運上船。

得知錢財全部運到轉運營地後,俞化龍和手下的兩萬士兵帶著幾十萬俘虜和百姓開始遷徙。

他準備安排一萬人在隊伍前麵,一萬人在隊伍後麵,把俘虜安排在頭尾離部隊近的地方,中間放真心想跟澳宋人走的百姓,再在隊伍中夾雜戰車。

這樣就能最大程度的防止多鐸的襲擊,而且多鐸就五千人,就算讓他得手幾次損失也不會非常大。

然後每個俘虜和百姓發三十斤糧食帶著走當口糧,口糧吃了多少就去澳宋人那裡補多少,讓每個人攜帶的糧食動態保持在三十斤。

這樣越到後麵澳宋車輛上運輸的繳獲糧食就越少,行軍也會越快,畢竟這次繳獲的大頭都是糧食。

整個盛京城裡囤積了近6萬噸糧食,不得不說後金確實缺糧,都城才隻有近6萬噸糧食,隻夠一城的人勉強過個冬,怪不得要年年去大明搶劫。

不過這6萬噸糧食澳宋人肯定不能全部帶的走,隻能帶走2萬噸,剩下的隻能遺憾的燒掉了。

俞化龍走之前還命令後麵的部隊放火,他決定把盛京燒成一地焦土,讓皇太極知道什麼叫做絕望。

就這樣盛京燃起了衝天的大火,木質建築在西北風的作用下燒的非常旺,走在隊伍最前方的俞化龍在十幾公裡外都能看見火光。

要是是夜晚的話,這場大火一定很壯觀。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最新小说: 死遁後男主黑化成反派了 權力之巔:從中央選調生開始 斬神:以生命為棋,改眾人之命 雲逸傳奇 饑荒年,我的匣子通現代 大小姐有點顛[八零] 誰說我隻是劍修的?我是齊修啊 我在東北當薩滿的那些年 未來武神:我練的是獨孤九劍! 掙錢一本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