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是李寧同誌嗎?”一個30多歲文嗖嗖的年輕人正詢問著。
“我就是,你們是過來送槍的吧”,當來自於研究所的車輛到達營區門口的時候,值班的哨兵就將電話打到了李寧這裡。
聽見送槍的來了,李寧便停下手中正寫著的文稿來到營區門口,要是自己不親自去估計來人就要在門口一直等著了。
〝李寧同誌這是新槍,還有這是4000發子彈,”年輕人將新槍和配套的子彈交給李寧後並沒有離開,好像有些欲言又止。
“還有什麼事嗎?”李寧也看出了他的表情,直接問道。
“聽說您是一位非常優秀的武器設計師,我想跟您學習一下可以嗎?”
李寧並沒有直接回答他,而是在他的全身掃視了一遍,讓他提出了自己的疑問。
〝首先你應該知道我們的單位保密性比較高,而且我並不是科班畢業,我設計的武器更多的屬於突發奇想,也是從其他地方得到的靈感,我相信你的老師比我更專業。〞
〝同誌,這是我學生,此次來這裡是為了調研,特彆是新設計出來的步槍需要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整才能裝備,所以我們想在你們單位裡設置一個聯絡站”。
一個老先生從吉普車的後排走了下來,年齡大約50歲左右,李寧能從他的身上感覺到一股槍械的氣息,應該是一位長時間研究武器裝備的研究員。
不過這事兒確實不算小,並不能直接答應,隻是讓哨兵跟大隊長彙報一下子,同時帶他們找個地方休息一下。
彆看利劍特種大隊的保密係數很高,可是也有負責對外接待的地方,隻是平時不怎麼用罷了,像他們這種研究院估計保密級彆也不算差,泄密幾率也不高。
安頓好兩人後,李寧便拿著槍來到靶場,這個時候正好有一群老兵和正在參加選拔的新兵正在進行射擊訓練。
李寧找了一個狙擊手的射擊位置,將狙擊槍取出,看得出來,這是一把進行過射擊的槍,將它配套的子彈壓入彈匣,上膛,瞄準400米的目標,直接扣動扳機。
一發762毫米的子彈從槍口飛出飛行了不到半秒,直接正中目標,和87式127毫米栓動高精度狙擊步槍相比,這把槍的後座力要小上許多。
相對應的打在目標上的槍孔也不大,但這也夠用了,通過一旁的高倍數望遠鏡可以看到這一槍打中的是八環。
簡單的調整後又打了一槍,這次是10環,不過距離中心點有些偏右,調整了一下子狙擊鏡,再一次扣動扳機,這次是正兒八經的十環。
“這就是新槍啊”!
不知道什麼時候陳浩楠走到了李寧的身後,兩人比較熟悉,所以在距離十幾米的時候就大聲喊到,要是想來個惡作劇,嗬嗬,過肩摔賞你一個。
“沒錯,這就是新槍,挺不錯的,你要不要試一試?”
陳浩南直接搖了搖頭,“我還是更願意拿著機槍突突突,這高精度的狙擊槍,我是消遣不了啊。”
李寧沒有說話,而是繼續扣動扳機,將彈夾裡剩下兩發子彈也打到了800米外的靶子隨後才站起身來,將整把槍抱回後麵的倉庫進行檢查。
一些容易磨損的零部件,更是要記錄下來,如果這是一把正式裝備的槍,倒不需要,可這是一把樣槍,這些磨損問題都要記錄下來,為以後的生產和改進做準備。
正在場上進行射擊的選拔人員,在見到李寧這個特立獨行的人之後,也向教官詢問這家夥為什麼這麼特殊?
彆人進入靶場射擊還需要報告啊之類的,他直接走過來拿著槍就打。
對此,老兵們隻是嗬嗬一笑,仿佛聽到了什麼笑話一般。
終於看著這些求知的目光,一位教官忍不住了向他們簡單解釋道:“這位在全世界都有名,同時還是一位槍械設計師,他來這裡是試驗樣槍的,以前都已經報備過了,可以說在射擊這個領域,整個大隊都沒有比他還強的。”
聽完後這些人一臉的不信,怎麼啥都是你們最強啊,我就不信一個軍幾萬人就沒有比你們還強的人存在。
李寧用了一下午的時間打完了400多發子彈,每一發都打在一張全新的靶紙上,同時身邊還有好幾台設備在運行著,他們會記錄下此時的風速和濕度,這都是珍貴的數據。
等到下午的時候,之前來送槍的兩人出現在了射擊場的門口,估計是得到大隊長的同意了吧。
“兩位有什麼事嗎?”
“李隊長,我們想和你聊一聊這一把步槍,相信上午我們已經實驗設計過了,能跟我們說一下你的感受嗎?”
李寧聽後並沒有拒絕,而是將他們帶到了靶場的倉庫裡,一邊往彈匣中壓子彈,一邊說了一下自己的感受。
“這一把槍不錯,精度非常高,如果條件允許的話,我能用它準確的擊中1300米外的目標,最遠我射擊了1800米的靶子,打的比較差,總共七發子彈,4個三環和兩個二環,隻有一個不錯,打到了七環的位置上,估計也是瞎蒙的吧。
這把槍我認為他唯一差的地方就是價格比較高,我估計不會低於1萬,而且子彈我看了用的都是純銅,價格也都不低,以後可能要等軍費多起來之後才會裝備”。
對麵的兩人都拿著本子正在記錄著,忽然老者詢問道:“那你認為這把槍能夠用多久呢?我是說他在國際上的水平算領先嗎?如果是領先能領先多久?”
“國際上的水平我不知道,但應該能稱得上中上等,他可以看做我設計的那把狙擊槍的縮小版,他未來想要提升主要是在狙擊彈,還有槍管以及瞄準方麵的提升,整體結構我認為提升空間不大,大約能夠未來20年左右的使用”。
“20年?”作為一位資深的槍械設計師,這位老者非常清楚這把武器的未來發展路線,但是當聽到李寧說隻夠未來20年的使用還是十分驚訝。
喜歡50年的軍旅人生請大家收藏:50年的軍旅人生天悅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