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們兩個人在走廊裡說不方便,我的辦公室沒有鎖,進去吧”。
李寧完全沒有了之前那強硬的姿態,越過何洪濤推開辦公室的門,走到自己的椅子旁,輕輕的坐了下來。
“參謀長,我們紅三連低學曆的新兵占了很大一部分,特彆是去年新入伍的士兵,占了全連總人數的百分之54。
他們中隻有兩個是高中生,讀過初中的隻有7個,剩下的人中還有十幾個沒上完小學三年級的。
一旦將精力都放到學習上,會對紅三連的戰鬥力影響很大,所以”。
何洪濤深呼幾口氣,快速將目前的情況說了出來,本來此事應該是由紅三連的連長來負責的,雖然他是連裡的政治主官,但才來不到6個月,無論是人際關係還是個人威望都是不夠的。
可誰叫今天紅三連的連長突然犯了急性闌尾炎,去軍區醫院做手術了。
隻能讓他這個指導員硬著頭皮上了。
“紅三連的情況我知道,可就像我弱,所有人都要讓著我一樣,聽上去似乎很有道理,卻根本不現實。
為什麼一個曆史悠久的連隊會變成這個樣子我就不追究了,但是正因為你們弱,所以要更加努力的追趕”。
李寧並沒有選擇上來就批評,反而心平氣和的開始教育道。
至於紅三連為什麼會有那麼多學曆低下的新兵?原因他也清楚,在分兵之前,所有連長聚要起來打了一個賭,賭注就是選兵的順序。
很顯然,紅三連連長輸了,而且輸得非常慘,並且打賭這件事情直到選兵結束後都沒有向外界透露。
等團裡反應過來的已經是新兵下連的第4個月了,再想變也變不了,隻能給紅三連的連長下了一個大處分。
“參謀長,我們畢竟是軍隊,要以戰鬥力為主”。
何洪濤還想辯解道,隻是李寧下一句話讓他徹底的無言以對了。
“戰鬥力從哪裡來?靠的不就是裝備與個人的能力嗎?裝備都一樣,沒辦法改變,隻能提高自己的能力,你告訴我戰士們得加大多少的訓練成本,才能大幅度的提高單兵素質。
以後是現代化戰爭,非常考驗戰士們的文化素養,或者說是他們的學習能力,無人機小組你應該知道,他們都是經過我精挑細選的。
使用無人機初步形成戰鬥力需要三四個月的時間,能夠熟練使用無人機,並且懂簡易的維修以及故障的排除,需要半年以上的時間。
但不是每個人都需要半年以上,有幾名經曆過大學高等教育且學電力或計算機方麵的戰士,兩個月,隻需要兩個月,就能達到我設定的標準。”
在李寧這一連串的攻擊下,何洪濤竟一時無言以對。
可能很多人都認為這個強製學習班製定的有些無用,因為義務兵就三年的服役時間,要是時間現在往後推一推,服役時間將會變成兩年。
哪怕按照三年來算,可能義務兵的函授初中畢業後幾個月後就要退伍,似乎部隊花了錢卻沒有落到什麼好處。
甚至從某個方麵來看,部隊是花錢請你來上學的學校。
要是這麼想那可就大錯特錯了,一旦爆發戰爭,現役部隊會第1個抵達前線,後方就開始陸續召回退伍老兵以及預備役,如此看來還沒有用嗎?
“何指導員,你要知道一件事情,我們這次的目標主要是放在低級中級士官身上,以及94年入伍的義務兵。
因為是部隊,所以上課進度我們可以隨意調整,甚至考試時間都能夠調整,我的要求是94年入伍的義務兵在退伍之前。拿到函授初中的畢業證就可以,至於初中升高中時間可以寬鬆一些。
如果沒有什麼事情你就回去吧!它確實會影響一定的戰鬥力,但從長遠方麵來說這是必然的,而且你們也算是一個試驗品,如果影響戰鬥力不是太大的話,未來會一直這麼做,直到新兵的整體學曆提上去為止”。
“我知道了,我會努力做好戰士們情緒方麵的工作的”。
何洪濤也知道這個結果,隻是想最後努力一把,但現在看來這是時代的洪流啊。
“等等,部隊是不斷改革的,他會不斷的淘汰不適合他的人”。
“參謀長我知道了,多謝您的提醒”。
何洪濤自然聽出了李寧的潛意思:部隊改革用不了多久就會到來了。
按照以往的經驗改革必然會裁軍,而且這股風肯定會吹到702團,畢竟是全軍最精銳的幾個團之一。
想要留下來,要麼是自己實力足夠強,讓部隊認為裁撤你是嚴重的損失,另一個就是有關係,可對於普通人來說,後麵那項直接pass掉。
在必須有人被裁撤的時候,任何人都希望裁撤的是彆人,而不是與自己有關的人。
而李寧這麼做的,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和給702團開後門差不多。
時間一轉眼便來到了95年3月2號,昨天強製學習班就已經成立,李寧並沒有搞所謂的誓師大會,這種意義有是有,可不大,而且他敢篤定戰士們都恨不得衝上來打自己一頓。
按照慣例,吃完午飯後李寧開始繞著營區走一走,促進胃部的消化,當然也是想看看戰士們學習的情況。
然後他就看到這樣的一幕:一名戰士正在拉單杠,如果要是這麼簡單的話就沒有必要讓李寧驚訝了。
隻見這名年輕的戰士上拉至下巴過杠,然後旁邊的班長就拿起了一本教材,上前問道:“已知點a+b,ab)在第二象限,那麼點na,b)在第幾象限?”
喜歡50年的軍旅人生請大家收藏:50年的軍旅人生天悅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