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付成安所料,沈潤秋這話一出,場下瞬間議論紛紛,就連剛才那當眾為難沈潤秋的漢子都沒了言語。
“我留下!”陳建國率先表態。
他在這群人裡屬於是老大哥的存在,而且也是在華安集團任職時間最長的職工。
他的話帶動了不少人的心。
留下,既能學到新的技術,還能掙錢,誰會自斷後路領那三個月工資走人?
“我也留下!”
“我留!”
沈潤秋朝著人群承諾:“還相信我們廠子有前途,願意留下來的,待會去找人事部門的主任登記。我沈潤秋在這裡做出保證,未來絕對不會讓任何一個工友掉隊!”
人事部主任趙光遠今天紅光滿麵,尤其是在聽到沈潤秋的那句“科技,代表未來”之後。
他在這個位置上乾了很多年,不管是之前在東北,還是如今的江南,他是最能感受到如今人才要求在不斷上升的。
他在沈潤秋上台子演講之前,說實話心裡也在打鼓,怕廠子轉型之後就會決定扔下這些沒能及時搭上技術列車的老工人,轉而去招納年輕人來提升廠子的生產水平。
但她沒有,她還向所有人作出承諾,不會讓任何一個工友掉隊。
此刻趙光遠再看向台上那個瘦瘦弱弱的背影,隻覺得她說出的話充滿力量。
而自己也充滿了乾勁兒。
…
工人的事情就這麼解決了。
沈潤秋把所有圖紙放在生產部主任陳建國那裡,讓他來安排具體生產事宜,爭取在三天之內拿到樣品。
與此同時,付成安則是和易瀟當天便開始準備新企業一係列的注冊事宜。
在醫療行業的法律法規和相關文件方麵,易瀟作為其中老手自然不在話下。他在國外接觸的便是這個行業,在香江又有幾年的工作經驗,寫起管理細則和轉型采購清單來,不在話下。
而付成安是華安鋼鐵的老總,如今兼著個‘太上皇’的身份在江南辦企業,不管走到哪裡,都會有多多少少的人脈額可以利用,在廠子各類證件的辦理這方麵,由他經手來辦還是比較迅速的。
在臨安的這兩日,沈潤秋和易瀟跟著付成安還有廠子的管理層,大大小小開了十幾次會,最終敲定了一係列的轉型計劃。
包括新員工的招聘,這就費了不少口舌,招聘幾位醫工學科交叉的人才來搭建新的質檢部門十分艱難,當下人才緊缺,易瀟便想到從香江那邊的公司挖來幾位高層。
這事沈潤秋交給了易瀟來辦,而除此之外的管理製度、經營場所衛生等問題,沈潤秋早已在島上閱讀過相關的法規製度,經過管理層多次會議,也算是通過了第一版。
樣品製造的進度,倒是超乎沈潤秋的想象。
就在她即將返回黎明島的前一天,首批樣品製造完成了。
喜歡八零:海島來了個柔弱美人請大家收藏:八零:海島來了個柔弱美人天悅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