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然的大鬨並沒有讓父親改變他一直以來的想法。
秦建華離開前留下一句話:“下周外科學年會要在省城開,你若想了解,就跟著我一起去。”
第二天下午,秦建華和齊立昌提前結束在黎明島的行程,回到臨安市一同準備半個月以後的華夏外科年會事宜。
而同一天,沈潤秋收到了來自華夏醫學雜誌社和華夏外科學會的來信。
隻是沈潤秋沒想到來送信的人居然是邱國文。
“小沈!小沈!”邱國文邁著輕快的步伐,專門挑了個下班的點來找她,見著沈醫生正在二樓窗邊忙工作,他是三步並作兩步地爬上台階。
“你猜誰給你來信了!”還沒等沈潤秋回答他,他就搶先一步公布了答案:“京城來的信!都是京城來的信!”
說罷邱國文就從包裡取出兩封信件來,“這什麼華夏流行病醫學雜誌和華夏外科學會,怎麼都往島上發啦?”
他在黎明島上當公社乾部這麼些年,還從沒見過從京城直接發來的信件。
沈潤秋先把華夏流行病醫學雜誌的大信封拆開,裡麵是一本樣刊。哦對,還有一封感謝信,純手寫的。
【沈潤秋同誌:
你原先投來雜誌社的稿件已經發表,該稿件在統計學方法、調查方法、疾病因素排查等方麵具有很強的創新性,聽聞沈同誌目前還在江南省黎明島就職,在物資匱乏的地區能作出此番成果實屬不易。此篇已經發表的論文對於我們未來的征稿方向有一定的示意性,未來一年內我們將進行不同區域氣候的流行病學研究征文活動,如若沈同誌對此方麵有興趣,歡迎再次來稿。
主編龐茂才】
沈潤秋對於這個雜誌社沒什麼印象,隻是記得在後世它成為了國內流行病學方麵的權威雜誌,此前自己之所以選擇這家投稿,主要還是它剛成立沒幾年,沈潤秋想著過稿應該也不會太難,就試了試。
沒想到還真給試到了。
邱國文迫不及待問:“是什麼?”
“之前我在島上做了心血管疾病的流行病學調查,他們又來征稿了。”沈潤秋頓時有點頭疼。
“咱們島上的?”
“對。”沈潤秋把雜誌上自己投的那篇翻給他看。
標題中明晃晃的‘黎明島’三個大字,簡直讓邱國文心跳速度飆升。
這雜誌上,居然還能留下黎明島的名字!
沈潤秋看他滿麵紅光激動的模樣,就不知道該怎麼和他解釋這件事。
畢竟此前自己做流行病學調查,收集數據的範圍有限,這事也沒和邱國文說過,若是他因此不讓自己再收集這些……
很快,沈潤秋發現自己多慮了。
邱國文一拍大腿,“雜誌社蒼天有眼啊!想不到有一天黎明島還能上雜誌!小沈,你還要做什麼研究儘管和我提,我給你辦!”
沈潤秋扯起嘴角一笑,“行,那就麻煩邱主任了。”
“哎不麻煩不麻煩,這什麼病的調查也是為了全島居民的健康著想嘛,你來之前誰能想到這個?又能給你們醫學界做研究,又能讓我們了解本地的醫療情況,何樂而不為!”
“快看看另一封信!”
邱國文看那特殊定製的信封就覺得不一般。
而且再看這寄信人的名頭,華夏外科學會!多響亮!
打開信封,裡麵是一紙邀請函。
還有在大會上發言的邀約,請她作為主刀醫生和方案主要製定者,分享一下劉大壯這例手術的治療過程還有製定方案時的一些想法。以及她作為外科係統出身的醫生如何在物資匱乏的島上進行醫療救治。
邱國文和沈潤秋對視一眼。
邱國文大手一揮,“小沈,放心大膽的去!駐地那邊我去說!”
握著這封沉甸甸的邀請函,沈潤秋激動地不知道該說什麼,該表現出什麼來表達她的喜悅。
儘管這樣的學術交流活動在前世早已經習慣,但這可是八十年代!學術活動停滯多年又重啟之後的發展階段!
這是她從黎明島走出去的第一步,也是真正踏上這年代科學事業的第一步。
即將有機會麵對大會台下那麼多位外科領域日後耳熟能詳的大佬,沈潤秋說不興奮是不可能的!
她把兩封信認認真真裝進包裡,一蹦一跳地走向郵局打電話。
這一個多月以來,華安零件廠已經成功改名黎明器械廠。
名字是沈潤秋和易瀟討論之後決定的,原先沈潤秋想沿襲華安的名號,但付成安說什麼也不同意,執意要讓沈潤秋改個新名字。
沈潤秋想了半天也沒什麼好聽的,還是易瀟在電話裡說,長夜將歇、黎明將至,這名字多好聽,當即便排版改叫這個名字,隨後找了動畫廠一個老畫家給設計了lo,黎明器械廠的名字就這麼定下來了。
“這幾天有好幾家醫院的采購處向我們訂購產品了,就我們首發推出的七種醫療器械,都是在原先一直沿用的生產水平上進行了升級,京城那幾家一打頭,這兩天有省城的醫院也來廠子裡考察采購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