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普通外科奠基人之一、華夏科學院院士栗昌來做第一場主題演講,內容涵蓋最新手術技術,以及當今醫療器械創新的前沿發展。
沈潤秋強提著精神,她的主題演講被安排在明天上午,也即分論壇中。
由於實在困得要命,沈潤秋茶歇時間與陳在先打了個招呼,便要準備出會場前往酒店休息。
嘉賓們有序離場,沈潤秋探著腦袋在隨行人員區域裡尋找餘澤的身影。
這小子,跑哪去了?
她在人群中看了好一會兒,就瞥見餘澤正在角落裡東張西望,似乎也在找她。她就順著人群過去,拍了拍餘澤肩膀,險些把這孩子嚇一跳。
“走,我們下午再來。”
餘澤低頭跟著沈潤秋踏出會場。
剛出禮堂門口,沈潤秋就聽到遠處有人在喊她。
呂培傑今天是獨身一人來的,由於以前的老同學收到了邀請函,他也就跟著沾光進了會場。
“沈小姐,我剛才還以為認錯了,沒想到真的是你。”他有些驚喜。
沈潤秋的穿著在這一群灰暗暗的人群裡實在太惹眼,呂培傑剛才在她眺目遠望找餘澤的時候就注意到她了。
他沒想到沈潤秋居然也來參加年會了,而且還能進主會場。
餘澤抬頭看了一眼穿著精致,外貌打扮像極了當紅明星的呂培傑,自慚形穢了一些,便默默跟在沈潤秋身後半步,為兩人留出說話空間。
“沈小姐也來參加年會?”呂培傑給出了一個自以為溫煦的笑容,“我以前有個同學在京城讀研究生,這次他拿到邀請函,我沾光跟著進來了。”
沈潤秋淡淡地哦了一聲,也沒問什麼。
這叫呂培傑有些難以接話,但凡沈潤秋隨便問些什麼,他也好把話題續上。可她一副冷清模樣,實在是讓他不知道該說什麼好。
“沈小姐身邊這位是……?”呂培傑瞥了低頭看路的餘澤一眼。
“江南醫學院的同學。”
“哦,原來是這樣,你們都是跟著老師進來的?”呂培傑見沈潤秋看他一眼,補充道:“我聽說這次在江南舉辦年會,是因為江南這邊開展了全國第一例異種皮源覆蓋的燒傷手術,所以江南省內給出的座席名額也多一些。”
沈潤秋仍是表情淡淡,聽他說完,略顯敷衍地點了點頭。
呂培傑不死心,繼續扯話題道:“這技術在國外已經有很多實驗室在做了,國內的發展還是有些欠缺,主要還是技術跟不上,就這個第一例手術我看效果也不是那麼好,移植成活率沒有國外高。”
“效果好不好,都是要考慮背景情況在裡麵的。”沈潤秋把手揣進大衣兜裡,反駁道。
“你總拿國內國外的成活率做對比,怎麼不帶上手術環境、康複治療手段?”
呂培傑愣了一下,他提的這些還是剛才在隨行區域裡聽說的,見沈潤秋反駁他,他感覺到麵子被駁了一點。不過這也算達到了他的目的,起碼沈潤秋現在有跟他說兩句話的意思了。
“是嗎?可我聽說這次醫療小組配置挺高的,省人民的大主任親自帶隊,後邊又轉到京城的病房去康複治療,中間好幾個部門都在協調。”
他自嘲一笑,“我還以為這麼高的配置,能有多高的治療效果呢,看來也不過如此。”
沈潤秋淡淡掃他一眼,頓時沒了反駁的心思。
在島上做這一次手術本就條件艱苦,而這種手術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防止手術感染,當時在島上搭建的環境已經是她在能力範圍之內做出的最大努力,當時手術的無菌環境比起國外肯定差了不是一星半點,能在這種環境下做出超越平均水平的成活率,已經是極限。之後劉大壯又經曆了跨越大半個華夏的轉院,途中更容易受到影響。
起碼在沈潤秋看來,劉大壯的康複效果已經遠遠超出了她的預期。
對於呂培傑這一‘忽略過程隻看結果’的主觀想法,沈潤秋深知一時半會兒改變不了他的觀念,也就懶得再費口舌。
呂培傑同樣也感受到沈潤秋不是很想和他再聊下去這個話題,於是問道:“沈小姐對我之前提出的邀請,不知道下去考慮了沒有?”
三人說著便步行至江南醫學院的正門口,沈潤秋在門前定住,問他:“你們企業未來的發展方向是什麼?電子血壓計雖然具有創新性,但是在國內想要替代傳統的血壓計,還有很遠的路要走。”
這話她說的不假,傳統的血壓測量方法準確度極高,就是在後世,電子血壓計的技術也沒能完全將其替代,更彆說如今了。
呂培傑被她突如其來的認真搞得有點懵,回答道:“其他的我還沒規劃,但是電子血壓計未來一定有市場!”
沈潤秋低頭淺笑一聲,嫣然的麵容在秋風中令人動容。
“行,我知道了。”
說完,她從餘澤手裡接過手提箱,囑咐餘澤:“下午我還要去你們醫院複查,到時候再聊。”
餘澤走遠了。
呂培傑很高興,沈潤秋專門把這學生遣送走,不就是為了創造兩人的聊天空間?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