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走了?”
徐行微微抬頭,給三齊和小軟遞了一杯茶水。
“走了。”
三齊接過茶水就往椅子上一躺,搖著頭歎息道:
“也不知道這些小孩是怎麼想的,真以為練武是那麼簡單的事兒啊?”
徐行愣了一下,他這個掛逼是真沒怎麼吃過練武的苦,對於這個當然沒有發言權了。
三齊卻是自顧自的對著小軟說道:
“軟啊,你知道為啥練武的人素質大都參差不齊麼?”
小軟立馬問道:
“為什麼啊?”
徐行同時豎起耳朵。
三齊歎了口氣道:
“我是滄城人,滄城你們也知道,武術之鄉嘛,可即便是這樣,在選擇送不送孩子去練武的時候,大都考慮的並不是孩子是否有天賦或者興趣。”
他頓了一下,無奈的說道:
“大部分時候,如果孩子文化課成績很好的話,都不建議他去學武術。反而是一些文化課成績不好的、自製力差的、好動、青春叛逆的……這種孩子送去學武才被認為是一個好的選擇。”
小軟有些沒轉過彎來:
“這有什麼問題嗎?”
三齊搖了搖頭道:
“練武本身就是需要付出大毅力的,你以為夏練三伏冬練三九是開玩笑的啊?家長把習慣不好的孩子送去學武……其實內心中就否認了這個孩子的一切,單純是把練武當成了最後的出路罷了,但凡還有選擇的話……嗬嗬。”
小軟恍然大悟道:
“難怪你說練武的人素質參差不齊……”
“沒錯,這個素質不單是包括身體上的,同樣也包括人品上的。”
三齊點了點頭接著說道:
“當然,也不排除少部分類似家學啊、愛好啊、或者實在太窮的,但更多對於家庭教育的缺失想把管教孩子的責任推給社會,寄希望於武校或者部隊幫他教育……很多人管不了自己的小孩不也是說一句乾脆送去當兵麼……嗬嗬。”
三齊的話裡不無諷刺,任誰都能體會到他話裡的無奈。
“如果孩子能幡然醒悟或者改變一些還好,可是如果改變不了呢?他練武過程中吃的所有的苦和學到的所有本事,都將成為其日後目中無人、放縱自己的惡……”
“難怪古代有俠以武犯禁的說法!”
小軟由衷的感歎道。
“噗呲……”
徐行卻是忍不住笑道:
“你說的和三齊說的完全不是一碼事兒,古代能練武的人那可都是肉食不缺的有錢人……正所謂窮文富武……正好和現在反過來的,至於俠嘛,拋開文學濾鏡,大體上等同於街頭混混。”
小軟有些疑惑的問道:
“那既然這麼有錢的話,做生意或者捐官不是更好嗎?”
“嗬嗬,本身官商就是一體的,再者你以為古代路上的商隊是靠什麼才不被打劫的?”
“說的也是哈……那按你們倆的意思,那傳統武術豈不是慢慢沒有了生存土壤?”
三齊愣了一下,然後苦笑著搖頭說道:
“什麼叫慢慢沒有了生存土壤,是早就沒有了……當一個社會已經不需要個人武力去維護基本權益的時候,那武術這種東西必然會往養生方向發展或者淪為少部分人的堅持,就像那什麼麥田裡的守望者似的……如果能夠競技化那倒還好,可如果不能競技化的話……”
三齊的意思已經很明白了。
雖然他後麵的話沒有說完,徐行也知道他必然是對傳統武術的未來持悲觀態度。
徐行也不禁感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