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問限製普通人跑米的原因是什麼?
除卻體能外,最大的障礙便是肌肉乳酸的分泌了。
當跑到第十五圈時,長跑隊伍終於開始拉開差距!
15x400=6000米!
超過五公裡後,幾乎每一公裡都是一條分水嶺。
即便是久經訓練的戰士們,想要跟上他們隊長的步伐也是極難的!
不是他們跑不下來一萬米。
而是他們的隊長是奔著跑進30分的水平去的。
隨著體內乳酸不可避免的開始大量分泌,隊伍拉開差距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所有人都無法避免在運動過程中乳酸的產生。
一般在慢跑的情況下。
乳酸的生成速度緩慢,人體可以有效消化這些乳酸。
然而一旦提高跑步速度,人體清除乳酸的速率無法跟上其產生的速度,乳酸就開始在體內逐漸積累。
此時就會感受到肌肉酸沉,跑不動!
這不是單單靠著意誌力就能解決的。
而是要不斷提高“乳酸門檻”,才能提高自己的步伐,從而提高配速!
所謂“乳酸門檻”。
就是指人體在運動中產生乳酸的速率與清除乳酸的速率達到平衡的狀態。
在這個狀態下。
跑者能夠持續進行較高強度的運動,而不會因乳酸堆積而感到疲勞。
每個人的“乳酸門檻”都不同。
這個可以通過長期訓練進行提高,但很難突破身體極限。
這也是為什麼跑步運動員要分為長短跑的區彆。
即使是爆發力極強的“閃電博爾特”,讓他去跑長跑,吊打普通長跑運動員有可能,但和頂尖長跑運動員相比,那就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了。
這玩意兒受限於身體潛能,無法兼得。
畢竟再強壯的人,還是在“普通人”這個範疇。
可徐行就不一樣了……
他都已經是其他小說裡玄學側的修真者了。
身體經過多次骨骼和經脈強化後,哪怕是最不擅長的領域,其下限也比頂尖運動員的閾值高的多。
以這個速度跑下去,一輩子都難摸到乳酸門檻!
哪怕是沒有刻意放緩步伐。
徐行依舊發覺身邊能跟上自己速度的人越來越少、綴在身後的人越來越多。
一時之間,長跑的人群中劃分成前中後三個集團。
最前麵領跑的,隻有寥寥十數個人。
這十來個人無一不是身高一般、體型精瘦的。
唯一例外的反而是袁隊長。
他當仁不讓的跑在了最前麵,絲毫不在乎破風阻力帶給自己的成績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