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彆曾將軍,三齊倚在卦攤上冷不丁的來了句。
“倔驢,你們剛聊的啥啊,神神秘秘的?”
徐行沒有作答,看著三齊手上的《控製論》,與卦攤上的其餘的《廣弘明集》、《傳習錄》等書緩聲道:
“研究控製論還需要看這麼多儒釋典籍?”
三齊愣了,緩聲解釋道:
“控製論是研究共同控製規律的一門科學,我不可能真的從無到有、僅憑數學來搭建一個黑箱模型,必須要從曆史古籍中尋找靈感,雖然古人的法不一定是通過控製論的方法來實現標準化的,可是其內在聯係還是非常值得借鑒。”
“噢?”
一聽這個,徐行就知道三齊這是真下苦功夫了,連忙問道:
“那你有沒有什麼思路現在?”
“思路嘛,倒是有一個……”
三齊咂咂嘴,有些不太自信的說道:
“最近翻看過這麼多的典籍,我發現古人嘗試的儒釋道三教合一的路子,其實就是一種控製論中找共通的路子。”
“難怪你這放著本《廣弘明集》……”
徐行恍然大悟。
要研究三教合一,南北朝時期的典籍肯定是重中之重。
畢竟三教在社會上的客觀存在是三教概念出現的基礎,而三教概念的提出卻是社會意識發展變化的結果。
整個三教概念的出現和被社會所廣泛接受,是在魏晉南北朝時率先由佛教表現出來的,三國之前人們的論著中是沒有“三教”一詞的。
自然也無從談起三教合一的路子了。
三齊點了點頭道:
“這本《廣弘明集》卷一中的《吳主孫權論述佛道三宗》一文,同時提及儒釋道三家,算是第一個比較明確的把這三個放一起比較的記載。”
“還有類似南北朝的《理惑論》,論儒釋道思想之一致。這些都可以說是三教一致的最初意見。”
“以後‘暨梁武之世,三教連衡‘,三教一詞出現在文獻上的頻率也越來越高了,雖然真正開始出現三教融合都到了元明時期,可在那之前,古人的嘗試方向也值得借鑒。”
三齊一口氣說了一堆,徐行算是聽明白了他的想法,不由的大吸一口涼氣。
這要從浩瀚的古籍裡找到蛛絲馬跡,工程量想想都覺著誇張……
自己之前光是為了尋找一個雷法的記載。
就不知道翻看了多少道門典籍才找到隻言片語,三齊這是直接翻了三倍以上還不止了。
似乎是看出來徐行的憂慮,三齊放下手裡的控製論。
然後拿起卦攤上的另外一本《傳習錄》遞給徐行,笑著說道:
“到沒有你想的那麼複雜,翻找古籍也隻是稍微借鑒一下思路,明白三教合一具體是怎麼一個流變過程而已,真的要大力研究,肯定是得以三教合一之集大成者為主要參考,就像你擱經脈裡注入的’錨點’一樣,有了錨點,就方便指明方向了嘛?”
“這是?”
徐行接過他手裡的書,定睛一看:
“《傳習錄》……王陽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