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審。
又一個讓所有人感到震撼的東西。
有了這東西,一個人之前曾經做過什麼事情,曾經犯過什麼罪過,什麼時候坐過牢,都一清二楚!
而直到此時,三人才終於知道,為什麼太平道明明是請他們出仕,卻並沒有直接登門拜訪或者邀請了。
原來在太平道治下,所有人想要當官,就隻能先進行筆試,然後進行麵試,最後通過考核,成為公務員之後,才能開始當官。
一開始,這一套機製的確讓人有些難以接受。
畢竟賈詡和程昱也就罷了。
兩人名聲不顯。
但是荀彧卻是實打實的當過大漢守宮令的,結果到了太平道,隻能去當連個官員都不是的公務員。
這在外人看來,顯然是不可理喻的。
就連荀彧自己,其實心裡也不太舒服。
不過好在,和荀彧一起來的人裡麵,還有一位荀攸。
也就是荀彧的侄子。
東漢末年,世家被動技生效。
荀家派出早些年因為刺董而遭到逮捕,卻又在太平道的營救下解救的荀攸,前往太平道治下考取官員。
荀攸一開始有些小小的鬱悶。
不過很快就真香了。
在東漢末年,大多數的官員雖然是有俸祿。
不過這俸祿也就圖一樂。
畢竟就連朝廷都發不出來錢,名義上是俸祿2000石。
實際上月俸能有700多石就不錯了。
可在太平道,卻是發錢。
太平錢。
當看到太平錢的時候,荀攸整個人的眼睛都直了。
漢代主要貨幣,為五銖錢。
但是漢靈帝繼位之後,因為驕奢淫逸,導致五銖錢的品質越來越低。
又因為恰逢亂世,董卓也沒錢。
沒錢怎麼辦呢?
董卓做了一個違背祖宗的決定。
他開始製錢。
這錢不但小,而且關鍵是技術也不好。
導致董卓的錢沒人要。
所以市麵上大多數時候,錢雖然都是以五銖錢作為錨定。
可實際過程中交易的卻都是糧食。
需要先將銀錢兌換成對應的糧食,然後再由這些糧食兌換成錢。
可問題是,這樣做,傻子都知道這之中必然會進行各種損耗。
而且就算沒有損耗,東邊洛陽的一石糧食,運到西邊長安,那價格也是截然不同的。
所以大多數時候,交易都很麻煩。
所以百姓使用的,仍舊是五銖錢。
但是到了太平道,情況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