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要說真正危險的,其實是司隸的百姓。
因為太平道開年就要和董卓打起來了。
到時候麵臨戰爭,所以稍稍有些危險。
不過雖然如此,但是司隸這一次還是有人選擇回去。
沒辦法,故土難舍。
當初他們來到揚州,如果不是因為活不下去,他們又怎麼會選擇離開呢?而之所以大多數人這一次都選擇了回來。
是因為這一次太平道的全新政策。
因為這一次是太平道要大規模開發已經占領的全部州郡的土地。
所以給予了許多優惠的政策。
同時他們這些人之中,也會從其中挑選出一個新農村的村長。
而因為趙裕是趙家村為數不多來到太平道的村民。
所以他自然也就成了趙家村未來的村長。
這是一個機會。
一個從底層升入太平道官僚體係的機會。
太平道的公務員考試,是脫胎於現代公務員考試,卻又和此時的國情差不多的國考。
放在後世,應該叫做科舉。
不過和那些現代穿越小說裡,動不動就隻知道弄科舉,卻不知道做出相應調整的不同,在太平道,官員的退休年紀被定為60歲。
當然,這個限製隻到國家級。
到了國家級之後,年紀就不再是製約的因素了。
為什麼會添加這個限定?很簡單。
自然是為了防止有人長期霸占著坑位不離開。
長此以往,自然階級固化。
所以除去要弄類似於科舉的公務員考試之外,還要有著對應的辭退規則。
因為隻有如此,才能夠保證官職的流動。
當然,一些情況根據黃巾世界特有的情況進行了微調。
但總之,低於國家級60歲時,是必須要內退的。
當然,為了防止出現一些退休的官員餓死,所以自然還增加了養老金製度。
如此一來,在退休之後,官員們完全可以依靠不同等級的職務而獲得固定的每月薪酬。
這錢不會太多。
但是對於到達一定程度的官員來說,這錢足夠了。
雖然不能大富大貴,雖然不能貪贓枉法。
但是這筆錢想要清清白白的生活,還是綽綽有餘的。
畢竟方默曾經規定過,當官之人,直係親屬三代不能經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