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來,造反事業的開始,往往跟迷信有關。
另一個世界的例子,比比皆是。
什麼魚腹書,狐狸叫,什麼莫道石人一隻眼。
如果細究起來,似乎每一場變動,都跟這種鬼神之說,脫不開乾係。
歸根結底,其實是因為多年的王權,給所有人都帶來了頑固的思維慣性。
譬如說現在的武周王朝,明眼人都知道,它已經日薄西山了,但是如果現在,這個王朝給各地的節度使封個國公,封個郡王,各地節度使還是會喜笑顏開的領受。
而如果武周的宗室到了地方,地方上的人依舊會覺得他們是天潢貴胄,到了哪裡,都是一幫百姓爭先恐後的下跪。
必須要用鬼神,來打破這種頑固的思維慣性,或者說打破百姓對於王權的恐懼。
畢竟從法理上,人間王權上承於天,皇帝乃是天子。
所以,即便是要改朝換代,也要神秘莫測的老天爺,降下一點征兆。
而這個法子,至少是在這個時代,是非常好用的,畢竟此時九成以上的人不認得字,民智未開。
封建迷信,有時候也是工具的一種。
於是乎,沒過幾天,招討使衙門張貼出告示。
向整個金陵城的人通告,他李昭從今天開始,正式改名李雲。
這份告示,內容很簡單,隻說了改名這麼一件事。
不過隨著這份告示張貼出去,金陵城裡開始到處流傳一些風言風語,有人說前幾天看到一個通體金光的大和尚進了李園。
還有人說,有鶴發童顏的老道士進了李園。
有一些算卦的,便也借著這個機會,開始解這個字,一時間雲從龍的傳聞,很快在金陵城四處傳開。
進而,在附近的州郡傳播。
這種流言,如果在朝廷健全的時候,顯然是對李雲不怎麼有利的,但是現在,反而會有一些好處。
至少是向附近州郡傳達了一些隱晦的意思。
他李雲,有大誌向。
告示張貼過去之後,李雲的表字依舊沒有定下來,一來是因為薛老爺給出來的兩個選擇,他都沒有太滿意,二來是時間太忙,沒有時間來一次及冠之禮。
這件事,隻能先擱置下來。
先忙過這一段,再回頭來處理這件事。
而讓李雲忙起來的,自然還是軍務上的事情。
隨著又一輪新的征兵,現在李雲麾下的軍隊數目,粗粗算來,已經接近了萬人。
到了這個數量級,他手底下的人數,距離當年的裘典,已經很是接近,而如果論戰鬥力來說,更是超過裘典所部遠勝。
這樣瘋狂的征兵募兵,自然不會是沒有代價的。
因為李雲的軍費開支,相當誇張。
裘典那會兒造反,根本就沒有什麼軍費的概念,跟著他的人,打下一個地方,就自己去殺去搶,弄得所到之處,一片狼藉。
但是李雲現在,隻要跟著他乾的,新兵營訓練的時候,一個月就是一貫錢,等到新兵訓練結束,編入各個營的時候,一個月就是兩貫錢了。
加上各級軍官會往上抬餉錢,這一萬個人,每個月至少要三萬貫錢的軍餉開支。
算上甲胄,兵器,箭矢之類的。
軍費開支,是相當之巨大的。
而這幾個月時間,李雲之所以能夠支撐下來,主要是因為江東的鹽道,幾乎被他握在了手裡,算上宣州的銅礦,現在差不多就是剛剛夠用的地步。
如果再征兵,便經受不住了。
再往後想要維持下去,或者說想要進一步擴大規模,就必須要更多的錢糧,附近幾個州郡,肯定是不夠用了。
李雲需要整個江東二十個州郡的錢糧,來供養軍隊!
李園之中,李雲接過杜謙遞過來的賬目,看了一遍之後,苦笑道:“這賬目,有些太誇張了。”
杜謙伸手給李雲倒了杯茶,開口道:“二郎現在這個養兵的法子,肯定是不行的了,再征兵,隻能一個月一貫錢。”
“精兵,才能一個月兩貫。”
杜謙繼續說道:“即便如此,這比起其他地方的軍隊,也已經強出許多了。”
“想要繼續募兵擴軍,隻能如此。”
經濟問題,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
事實上,曆朝曆代,不管是興是衰,都跟經濟問題息息相關。
假如現在的李雲,有無限多的錢糧可以支用,他甚至不用什麼韜光養晦,更不用在這裡憋憋屈屈的做這個江東招討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