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
杜謙坐在椅子上,整個人都沒了什麼力氣,苦笑道:“當初,文川先生在金陵城見我,問我二郎憑什麼提兵北上,我同他說。”
“我同他說,是平盧軍先南下的,先生既然如此風骨,何不去問問平盧軍的周大將軍,為什麼南下。”
杜使君苦笑。
“不想他竟真的去了…”
李雲也有些愕然,他還不知道這個關節,聞言想了想,然後開口道:“舍生取義,文川先生也是求仁得仁。”
“受益兄不必太放在心上。”
杜謙長歎了口氣:“話雖然是這麼說,但畢竟事情,幾乎可以說是因我而起。”
他長籲短歎了一會兒,這才看著李雲,問道:“他如果來揚州城見二郎,要求二郎退兵,二郎將何以待他?”
李雲低著頭,思考了一會兒,無奈道:“我多半,會跟受益兄一個說辭,讓他去青州去見周緒。”
聽到李雲這句話,杜謙心裡稍稍緩了一些,喝了口茶水之後,才平複了心情。
“二郎準備,一直占著揚州麼?”
李雲搖頭:“如果可能,我想要把戰線,推到淮水邊上去,但是現在,我沒有足夠的兵力取下楚州,於是隻能維持現狀。”
說著,李雲在桌子上倒了一點茶水,劃了兩道橫線。
“這是大江與淮水。”
“我們如果不占住揚州,退回金陵去,便隻能依靠大江與平盧軍對峙。而平盧軍也是一樣,如果他們不在江北占住一個州郡,便隻能在淮水與我們對峙。”
“出乎預料的是,平盧軍在吃了個虧之後,並沒有著急增兵楚州,兵進揚州,而是就這麼維持了僵持的狀態。”
李某人歎了口氣:“本來,我已經做好在揚州同他們打仗的準備了,現在他們突然不動了,弄得我倒有些不知所措。”
如果敵人大舉南下,兵進揚州,李雲守不住揚州,那自然無話可說,可如果能夠守得住。
在敵人兵力損耗嚴重的情況下,他甚至有機會北上,將楚州也給占下來!
“咱們江東兵兩三千人,在城外大破平盧軍五千人。”
杜謙笑著說道:“如果是據城而守,這個比例隻會更大,二郎現在至少能調五六千人到江北來,糧食充足的情況下,平盧軍想要打下揚州,恐怕要把自己打個半殘才成。”
“那周大將軍雖然有些暴虐,但並不蠢笨,他自然不會再貿然進犯揚州,隻需要占住楚州,他想什麼時候來江北,就可以什麼時候來江北,我估計…”
杜謙緩緩說道:“青州,應該已經在征兵之中了。”
冷兵器時代打仗,基本上都是以臨時征兵為主。
因為常駐兵力太多的話,經濟上撐不住,養不起。
而等打仗的時候再征兵,哪怕兵力再多,也不怎麼怕養不起,一來是戰爭周期通常不會太長,二來等真正打起來之後,軍隊會大量傷亡。
死掉的軍隊,自然就不用再發餉了。
這種征兵,就跟以前李雲那種全靠自願的征兵不一樣了,多是強製征兵,所以有時候一個月兩個月,就能夠突然冒出來一支數萬乃至於近十萬大軍。
其實這種方式,李雲也可以做到。
他手底下現在最少已經有十個州郡,而且多是江南地區相對富庶一些的州郡,雖然還沒有具體的戶籍數量,每個州郡的人口,基本上都在三四萬戶以上,也就是十萬人以上。
如果按照這數目來算,十個州郡怎麼也有百萬人口,算上金陵府吳郡以及錢塘郡這些人口大城,實際數目要在一百五十萬人以上!
哪怕是按照戰時的十丁抽一來算,強製征兵的情況下,用不了多久,李雲就能拉起來一支五六萬人,甚至更多的軍隊。
這支軍隊,甚至不一定需要花費太多餉錢,因為大周的子民,是要給朝廷服役的!
不過這種方式征來的兵,說白了,最多也就是當成輔兵來用,負責後勤和一些邊緣任務,極少直接參與戰鬥。
而李雲親自帶起來的這一萬兵力,便統統都屬於“戰兵”。
當然了,有些將領喜歡用這些輔兵,去消耗掉敵人的兵力和銳氣,從而給主力爭取到更好的進攻時機。
每個將軍的領兵思路不一樣,在戰場上,什麼打法都是正常的。
杜謙看著李雲,開口道:“我這趟到揚州來,便是來跟二郎商議這件事的,這揚州,我可以替二郎看著,二郎則可以回到江南去,強征出一支軍隊出來。”
“各方勢力互相征討,天下混戰的局麵,可能很快就會出現。”
杜謙沉聲道:“從曆朝曆代史書上來看,一但這種局麵形成,短短幾年時間之內,天下就會形成幾股勢力互相對峙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