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破曉’聚變實驗堆送入棲霞可控核聚變工程基地後,徐川就住在了基地的研究所裡麵,親自指揮著實驗堆的組裝和改造工作。
由西部超導集團生產出來的高溫銅碳銀複合超導材料被加工成的特殊的形狀,送到了工程基地的倉庫中。
這項工作是提前的,在過年的時候確定了交易sde裝置的時候,他就向普朗克等離子體研究所要了sde裝置的詳細設計圖和結構圖之類的資料。
然後研究團隊根據相關資料進行了設計,設計後的圖紙數據第一時間就發送給西部超導集團的生產線,加工成了對應的超導產品,在sde裝置還沒運送過來前,就已經送到了基地中。
按照設計圖,項目基地中二十四小時燈火通明,加班加點的忙碌著。
為了穩定的將sde裝置改造成‘破曉聚變堆’,一個多月的時間,徐川沒有走出過棲霞山項目基地,吃喝拉撒全在裡麵。
不過這長達一個月的忙碌是值得的,在八一節日後,像是專門作為禮物一般,破曉項目的工程師們在二十四小時不停的工作下,終於完成了最後一組線圈的組裝。
為了將高溫銅碳銀複合超導材料組裝到原先的sde裝置上,華國核工業建設集團在核心廠房中搭起了超過二十米的龐大龍門架,並且在每一組提供強磁場的超導組件的外側,還建造了對應的固定裝置。
這些固定裝置牢牢的將超導組件以及破曉聚變堆固定在起始位置上,目的是為了防止提供強磁場的超導線圈出現位移或者其他意外情況。
畢竟在可控核聚變反應堆腔室內運行的,是溫度高達上億度的超高溫等離子體,如果磁場控製出現偏差,恐怕櫻花國的悲劇將再次重演。
這也是為什麼在當初選址的時候,徐川要求地質一定得穩定的原因。
經過了一個月的艱苦奮鬥,sde裝置的組裝和改造終於全麵完成了。
站在龐大的‘破曉’聚變堆麵前,不光是徐川,所有的工作人員和研究員眼神中都流露出來自豪、希冀、期待、盼望等各種情緒。
不過好在,這項工作順利的完成了!
剩下的,就是開啟聚變堆,完成驗收後進入下一階段的征程了。
眼神中帶著笑意,徐川看了一眼麵前龐大的聚變堆,看向站在他身邊的彭鴻禧院士,下達了指令:
“各組準備,開始檢查破曉聚變裝置的安裝情況,及時彙報情況,按照預定計劃開啟通電運行!”
忙碌了這麼長的時間,耗費三億歐元和巨大的心血將sde裝置買回來,自然不可能讓它在這裡閒置著。
嚴格來說,第一次的通電運行並不是點火運行實驗,它隻是組裝完成後的驗收。
至於驗收的目標,其實也很簡單。
第一個是檢查組裝完成的破曉聚變裝置是否能正常運行,包括向內部注入一定的原料,升高溫度控製其運行。
第二個則是確認使用高溫銅碳銀複合超導材料製造的外場線圈能否正常提供超過40t的龐大磁場。
這兩點是首次通電運行的目標,並不追求運行時長。
隻要這兩個目標達到了,就能確認破曉聚變裝置能開啟後續的實驗了。
如果一切順利的話,徐川準備在一個特殊的日子正式開啟真正第一輪的點火運行實驗!
2020.10.01。
今年的十一相當特殊,它不僅是國慶節,還是中秋節!
國與家,均團圓。
在這樣的日子裡,用可控核聚變工程的突破來為國家祝賀,這絕對是最美好的事情之一了。
至於時間,其實算一算也沒多久了。
現在已經接近八月中旬,還有一個半月的時間,中間還要進行驗收測試以及測試後的設備檢修維護調整等等。
雖說並不是很緊,但也算不上寬鬆。
在徐川下達了檢測命令後,破曉聚變裝置工程組的工程師們就迅速動了起來。
對他來說,檢查設備的情況這種事情隻是嘴上的一句話,但實際上這是一件相當繁瑣的事情。
從破曉聚變裝置的主體、再到專門提供計算力的超算中心、到冷卻用的液氦與液氮設備、再到提供電能的電網穩定性.等等。
等到破曉聚變裝置工程組的工程師們真正完成所有的檢查工作,時間來到了命令下達後第四天了。
安放破曉聚變裝置的地下核心區域中,棲霞山可控核聚變工程項目上的全體工作人員嚴陣以待地守在各自的崗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