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有一點.”
頓了頓,他看向常華祥院士,接著道:“咱們一定要確保我們提供的零部件和技術的質量。”
“如果可以,最好是聯合其他生產空天戰機零件的企業一起組建一支專項研究小組,確保整個生產過程和質量,以及配合其他企業的工作。”
常華祥笑著點點頭,道:“嗯,這個我會親自盯著的。”
聊了一會空天戰機方麵的事情,徐川開口詢問道:“對了,常老,第三架二代機的生產情況如何了?”
常華祥:“按部就班的進行著,要過去看看嗎?”
徐川點點頭,道:“過去看看吧,正好看看去年新建設的生產線。”
玄霄號!
這是去年下半年開始正式啟動生產的第三架二代航天飛機,寓意著探索高遠、神秘的天空境界,也代指探索宇宙的無邊無際。
目前來說,這一架航天飛機已經進入了最後的外部隔熱層安裝階段,裡麵的各個零部件,如電子和航空設備、通信係統、動力係統、維生係統等等都已經安裝完畢了。
按照目前的進度,大概還有半個月左右的時間就能出廠進行檢測測試了。
當然,徐川關注的重點也不是它。
對於目前的下蜀航天基地來說,一架二代航天飛機的生產根本就算不了什麼。
尤其是在經曆了瀚海號和星河號的研發製造後,設計製造玄霄號更是得心應手。
該優化的優化,該調整的調整。
徐川的主要中心在去年打造的新生產線工廠上。
相對比最初打造的航天飛機生產線,新打造的生產工廠規模要更加的龐大,並且采用了最新的‘脈動生產線’。
即便是放眼全球,能夠建成這條‘脈動數字化生產線’的國家也沒有幾個。
第(2/3)頁
第(3/3)頁
簡單的來說,這是一種按節拍移動的裝配線。
在這種生產線上,生產線全程看不到任何一張圖紙,因為90%的加工都是由機械完成的。
通過對裝配過程進行流程再設計、優化和平衡,實現按設定節拍的站位式裝配作業,達到縮短裝配周期、滿足客戶要求的裝配生產形式。
一方麵可以極大的降低了人力,自然也就降低了人為出錯的可能性。
另一方麵是極大的提高了生產效率。
最先采用這種生產線的,是波音、空客、洛克希德·馬丁等公司。
比如米國的f35和f-16。
在沒有采用這種生產線的時候,一條常規生產線每年隻生產12架戰鬥機。
而采用脈動生產線的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其產能在理想狀態下能達到一天一架。
當然,受限於各種現實狀況,目前f-35戰鬥機生產速度約莫兩天一架。
但這也足以窺見這種幾乎全自動化的脈動生產線的恐怖生產效率了。
至於國內的脈動生產線目前並不多,主要集中在軍用方麵,如j20、運20這些。
徐川不是很清楚這些生產線的效率,但是下蜀航天基地這邊的生產線,在後勤零部件能夠跟得上的情況下,理論上能夠做到平均一個月完成一架二代航天飛機的生產。
之所以和f-35戰鬥機生產速度有這麼大的差距,主要還是航天飛機本身和f35之間的複雜度以及製造成熟度等方麵。
儘管兩者都是高度精密的產品,但f35自設計開始,其實就更偏向於通用化和低成本以及快速生產的原則。
而製造成熟度方麵,目前下蜀航天基地這邊的確沒法和已經有上百年曆史的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相提並論。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更重要的點則是下蜀航天基地這邊的生產線更側重‘單部件’的生產。
簡單的來說,就是它的工業生產線更著重於小型聚變堆、空天發動機這些單體設備的製造。
這是供需關係決定的。
f35是成熟的戰鬥機的,可以直接拿出去賣錢的,外界也有著大量的需求。
而航天飛機不行。
他們不可能賣航天飛機。
所以生產那麼多航天飛機對於目前的他們來說也沒太大的意義,保持航天等領域的運力需求就足夠了。
而更重要的,則是對空軍供應小型聚變堆、空天發動機這些基礎核心零部件。
所以它是有意被設計成以零部件為主,組裝航天飛機為輔的形式的。
按照理論計算,平均每三十天的時間,這座占地麵積達到了驚人的五百多萬平方米大型生產工廠,就可以生產出來一套小型聚變堆、三套標準規模的空天發動機。
相對比以前製造一架航天飛機,一套小型聚變堆需要半年的時間來說,其效率可謂提升了整整一個量級。
ps:月初了,大佬們手中的保底月票求求了,qaq,八尾在線打滾求月票,下午還有更新。
dqq
第(3/3)頁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