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載坖觀察著張居正的臉色,但其實他知道這是多餘的,不管怎麼說,自已這個皇帝毀了人家老師的名聲,讓他和嚴嵩一樣遺臭萬年,張居正心裡肯定有情緒。
“高閣老!”
“哎!張大人客氣了”
朱載坖起身來到張居正麵前,親手把他扶起來。
“沒想到短短兩個月京師巨變,還好,還好愛卿的清白朕給你保住了!”
“徐階彈劾你的時候,朕都以為自已在做夢,沒想到啊沒想到,哎....”
“還好,愛卿無礙,平安歸朕身邊!”
後麵的高拱怎麼聽怎麼肉麻,不由得露出嫌棄的神情。
“承蒙陛下厚愛!臣現今已回到中樞,必當為陛下儘心竭力,死而後已!”,說完,張居正準備再跪謝。
“愛卿大不必如此!卿和高先生乃朕之左膀右臂,有二位在,朕必能掃清大明百年弊病,重振華夏,問鼎四海!”
張居正原先冷漠的眼睛裡冒出一絲光亮。
拋開彆的不說,他們君臣三人在重振大明這條路上的初心是不變的。
張居正想起了自已這兩個月在陝西的所見所聞,那裡不同於自已的老家江鈴,西北之地顯然比江南水鄉更苦更難。
而在那裡,張居正也看到了商品經濟不怎麼發達,農耕又不如中原,還屢次遭到邊境戰亂的老百姓過著怎樣的日子。
十個家庭甚至都拚湊不出半兩銀子!
直到這時候,他才知道自已之前的想法竟然那麼危險。
自已本以為隻要國庫豐盈,就是一些地區出現貧銀現象也不足為慮,但現在,他十分感謝皇帝讓他看到了大明邊境貧困地區的真實麵貌。
如果假設此刻的陝西百姓正在按照一條鞭法交稅不交糧食,交銀子,那就會出現這樣的現象:
老百姓手裡沒銀子,官府卻隻收白花花的銀子,老農無奈隻能拿著手中的糧食去賣,換了銀子載交稅。
銀子在誰手上?
豪紳,地主,官僚,藩王,商人。
明末著名的晉商就是一個證據。
如此一來,老百姓銀子沒了,手中的糧食也沒了。
隻能把土地賣給地主,才能躲避處處找銀子的苦日子,如何土地兼並更劇烈了。
所以明末最先揭竿而起的就是陝西,無他,皆因饑餓!
一句‘闖王來了不納糧’背後,隻是老百姓想活下去,想吃飯的最基本的訴求而已。
想到這麼多,張居正剛剛的冷寒之氣消散了一些,臉上出現了淡淡的笑容。
朱載坖拿出一份聖旨給高拱,“高先生,這是給張居正的聖旨,你替朕宣讀一下吧!”
“臣遵旨”
高拱接過聖旨,朗聲念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張居正再次跪下,俯身傾聽。
"張居正才思敏捷,忠君體國,實乃國家棟梁,著,加封武英殿大學士,太子少保!”
張居正磕頭謝恩。
高拱收好聖旨,遞到張居正雙手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