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上次成功救治了那個血崩的病人之後,高如雪在村子裡聲名遠揚,每天都有許多村民前來找她看病。
這讓原本冷清的衛生所變得熱鬨非凡。雖然工作量大大增加,但高如雪卻樂此不疲。
這些天來,高如雪幾乎忙得腳不沾地,連吃飯喝水的時間都沒有。
但看到一個個患者在自己的治療下逐漸康複,她心中充滿了成就感和喜悅之情。
對於高如雪來說,每一個患者都是一個新的挑戰,也是一次學習的機會。
每次麵對陌生的病症,她都會全力以赴,努力尋找最佳的治療方案。
就像玩遊戲時不斷獲得經驗值一樣,她覺得自己的醫術也在這個過程中得到了提升。
高如雪看著眼前這些或因過度勞累、或因營養不良而患病的村民們,心中也不好受。
但大環境就是這樣的,個人的力量有限,隻有集體的富裕才能改變大多數人的情況。
對於這類病人,她總是會囑咐他們一定要注意休息,並且儘可能多地補充營養。
然而,她也清楚,誰不想好吃好喝好好休息?可條件不允許啊。
所以她的那些醫囑有沒有人聽,隻有天知道了。
有些家庭人口稀少,每個人都需要下地掙工分,如果不努力乾活,家裡的糧食可能就不夠吃。
因此,對於他們來說,休息幾乎成為一種奢望。
同樣,補充營養也並非每個家庭都具備的條件。
如今,養雞數量受到嚴格限製,不是你想養幾隻就養幾隻。
另一方麵雞蛋是農村家庭的重要經濟來源之一。
平日裡的鹽、針線、火柴等生活必需品,都依賴於“雞屁股銀行”。
但她想隻要今年能夠成功養好豬,明年的養殖規模必將擴大。
到那時,年底應該能分到更多的錢財吧!
大家的生活會越來越遠。
當然,也有不少來看婦科病的人。
因為這個年代的人們思想比較保守,而且也沒有得到相應的兩性教育,所以對男女之間的事情了解得很少,導致他們平時不太注意個人衛生。
而在中國社會,女性得了婦科病後,常常會感到羞恥和尷尬,難以啟齒。
這種傳統觀念導致許多女性隻能默默地忍受著病痛的折磨,不敢向任何人傾訴,更不敢去尋求專業的醫療幫助。
於是,她們開始四處打聽各種民間偏方、土方子,但由於每個人的身體狀況存在差異,這些方法並不一定對所有人有效。
通常情況下,大部分人使用這些方法並不能痊愈,而有了婦科病的女性們更多地選擇忍耐,默默承受疾病帶來的痛苦。
然而,這一切的改變源於一個勇敢的女病人。
就在高如雪成功搶救那位血崩病人的同一天,一位婦女找到了高如雪,並自訴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