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鰍不好吃,一股子土腥味,可那好歹也是肉。
魚蝦泥鰍吃不完曬乾了青黃不接的時候也能填飽肚子。
老者活了五十來年從來沒想到這一點,不僅僅是他,他的先祖和村裡的村民也沒人想到這一點。
此刻聽周誠一說頓時有種醍醐灌頂之感。
老者懊惱地拍拍自己的腦門。
忘記手上有泥,拍得自己一腦門泥。
老者也不在意,誠心道謝:“我真是白活了五十年,多謝小兄弟提醒,今年恐來不及了,明年一定養上。”
周誠繼續支招:“老伯,稻田裡也能養魚蝦螃蟹,收稻穀時放了水先將魚蝦蟹抓了再割稻穀,稻田裡養出來的魚比河裡撈的魚更鮮甜。”
老者聽得連連點頭。
“小兄弟,你家裡也種地?”
斯文秀氣,一看就是讀書人,著實不像種地的莊稼漢子。
“嗯,我家裡開了一百多畝荒地,這些年我摸索出一些種地的法子,效果還不錯。”
老者一邊掏藕一邊虛心請教:“小兄弟,有沒有能讓糧食增產的方法?”
“自然有,糧食產量高,種子很關鍵。
比如這稻穀,收割曬乾後咱們要先把顆粒飽滿、品相好的挑選出來作為種子。
種子好種出來的糧食才好。
不好的就交稅、自己吃或是賣。
其次,肥料也是糧食增產的關鍵要素,什麼時候施肥,施什麼肥都非常重要。”
百姓過的太苦,周誠恨不得將自己學到的先進農業知識告訴全天下人。
誰都彆再挨餓。
再沒有易子而食、人作為兩腳羊的慘劇發生。
老者主動問他當然樂意多說些。
他發現這裡的人就沒有挑選種子一說,秋收後糧食曬乾就收起來,該交稅交稅,剩下的第二年種的時候也不挑,直接就往地裡種。
發芽率低不說,長出來的苗良莠不齊。
種的時候施一次農家肥,到孕穗期再施一次。
若是農家肥不夠,就隻施一次。
種種因素,糧食產量低是必然。
老者聽的入迷,周誠停下他才想起藕還在田裡。
“小兄弟,我先把藕掏出來你再與我仔細說可行?”
“好啊。”
老者陸續從田裡掏出些近一米長的蓮藕,最大的藕直徑隻有三公分左右。
很細。
跟人一樣,營養不良。
原身沒吃過藕,周誠不知道這裡的藕味道如何,可從外觀上看,沒有空間裡白白胖胖的藕有賣相。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