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大學生頂多算是童生而已,就連他媽秀才還算不上,更彆說考進士的難度遠超常人想象。
整個大夏朝廷擁有三百多個郡,一千五百多個縣,幾百個官員名額你真認為普通百姓能夠搶到?
隻要科舉選拔全麵推行,這種製度將會吸收天底下大部分人力資源,一大堆人都會想著通過科舉獲得上升通道,而你朝廷又無法提供這麼多職位。
接下來就是為了搶奪這幾百個職位,大家都跟不要命一樣做題內卷。
一旦漢家兒郎開始重文輕武,尚武精神就會大大倒退,屆時北方胡人必定卷土重來。
因為重文輕武肯定會堵死軍功爵製的上升通道,畢竟武將打仗就會立功,立功者那就必須升官,所以科舉出身的士大夫們肯定不允許這群丘八拿走權力。
宋朝就是士大夫階層非常強大,以至於重文輕武太過離譜。
最主要的是,士大夫大部分人出身寒門庶族或者地主階級,依靠天賦與宗族資助進行讀書做題,通過關係網與不斷考試選拔上位。
在討論什麼是寒門庶族的時候,最好明確什麼是“人”,畢竟古代這種生產力又有多少人能夠真正做到脫產讀書。
對於大字不識的底層百姓來說,軍功製度才是他們翻身逆襲的機會。
凡是立下大功皆可封爵世襲罔替,就算立下小功那也可以加官進職。
盛唐時期雖然已經擁有科舉製度,但是選拔官員的數量名額實在太少。
殷無咎決定跟宰相們商量科舉選拔,姑且看看他們究竟是何態度。
紫微宮,含元殿。
殷無咎特地把宰相們召來談話。
“拜見陛下!”
一眾宰相們紛紛朝著殷無咎躬身行禮。
李萼感覺有點不對勁,他率先站出來開口說道:“不知陛下召見我等有何要事?”
殷無咎沉默片刻注視著著眼前這六位宰相。
尚書令兼任中書令李萼。
侍中令鄭虔。
禦史令王懷忠。
尚書左仆射崔無極。
尚書右仆射崔無慮。
翰林大學士鄭珣瑜。
鄭珣瑜作為翰林大學士加銜參知政事,本來就是屬於皇帝顧問,他在朝中並沒擔任官職,故而殷無咎把他安插在宰相們身邊作為眼線。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