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票補,其實就是給觀眾補貼一部分電影票錢,吸引觀眾低價觀影。
前世那些6塊6,9塊9,19塊9看電影都屬於票補。
票補一開始並不是為了增加票房的,而是在線購票平台為了引流開發出來的低價策略,大概和外賣還有打車軟件的路子差不多。
2014年算是票補元年,暑期檔的《變形金剛4》算是各大在線購票網站的一次試水操作,結果還不錯。
到了國慶檔,貓眼就發力了,他們和《心花路放》合作,電影沒上線就砸了千萬級彆的票補。
結果自然是非常好了,《心花路放》預售票房11億,還是當年的國產電影票房冠軍。
然後就一發而不可收拾了。
2015年的時候,已經有電影砸出五千萬票補了,接著就更瘋狂了,有的電影甚至砸出了一億票補。
2015年全年的電影總票房是440億,其中有10來自票補,大家知道有多瘋狂了吧?
到了2018年,市場已經被砸爛了,或者說線上票務平台的市場份額已經瓜分完畢,再加上總局出手,票補這才退出了曆史舞台。
不過線上不讓砸票補,線下還是可以的,大家就開始找院線合作,繞過線上票務平台,直接和電影院對接,所以還是有少量的優惠電影票出現,隻不過越來越少了而已。
當然,大家也彆覺得砸一億票補,就都是由製片方出錢,這裡麵也有講究。
一般大熱的電影,比如三大導演,還有熱度比較高的大片,都是平台拿大頭,大概是3比1或者2比1的樣子。
中等體量,一般是1比1,而小成本電影,那就沒戲了,幾乎都是製片方自己出錢……
不過現在,對於大家來說,票補還是一個非常陌生的詞彙。
國內現在連團購還沒興起呢。
但是雛形已經有了,有一些音像店會推出一些低價電影票,有一些電影院也會有什麼會員日或者工作日半價促銷。
隻不過這些錢都是電影院出的,目的是多賺一些票房。
“我們可以和電影院還有票務網站合作,推出一些特價電影票,差價由我們來補,這樣可以刺激觀眾去看電影。如果操作得好,可以引發觀影熱潮,帶動票房。”
票補的概念其實很簡單,大家都能理解,徐山爭很激動,“這個辦法好!不過現在有票務網站嗎?”
“有的。”楚囂嘿嘿一笑,“你是上海人,沒聽說過格瓦拉嗎?”
徐山爭“啊”了一聲,“你是說那個賣美術展門票的網站?他們開始做電影票了?”
楚囂點了點頭,“是我提議的,並且我還投資了一千萬。”
“什麼?”
徐山爭傻了,那可是一千萬啊,《人在囧途》的成本還沒有一千萬呢,楚囂說投就投了?也太不把錢當錢了吧?
楚囂微微一笑,這就是有穿越福利的好處了,票補這麼大的市場,現在還是一片空白,這個時候投資,就能吃到蛋糕最美味的部分。
當然,這也是因為格瓦拉沒有後台,還隻是個小作坊,貓眼、淘票票、微影時代這些公司,楚囂就是想投資,也沒有機會。
格瓦拉是2008年成立的,一開始確實和徐山爭說的一樣,專注做藝術品展覽門票,順帶著還有一些電影院、ktv、酒吧、運動和健身得谘詢服務,其實就是發發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