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獻圖先領騎兵跑去叫門,邊牆守將叫楊彥昌,曾在令尊標下作戰,讓他趕緊出來救人,放我們進牆也行!”
劉芳名邊跑邊喊,身邊自有青年將佐領家丁飛騎而出,疾馳向邊牆奔去。
跑出去的人叫馬獻圖,為寧夏指揮僉事,其父是前寧夏總兵馬世龍,在己巳之變時手握尚方寶劍,節製諸軍,楊彥昌、王自用等人當年都在其麾下受命。
楊彥昌眼下是隴西道總兵官王文秀麾下援兵營參將,固原鎮北部的二道邊牆正是其防區。
不過馬獻圖跑到半個城叫門時,楊彥昌卻沒在邊牆,隻有其部下千總蕭光鬥率二百人駐軍城堡。
聽見軍兵說報告千總蕭光鬥,馬獻圖的心就涼了一半,這人他可不認識啊。
誰知道隻消片刻,半個城的城門就開了,一英武軍官策馬奔來。
離遠了還看不清,離近了馬獻圖把眼睛一眯:“你不是死了嗎?”
來人哪叫什麼蕭光鬥啊,他認識,這分明是陝西副總兵都督僉事蕭如蘭的孫子、延安衛指揮同知蕭貫鬥。
蕭貫鬥也認識馬獻圖,翻身下馬問道:“一言難儘,兄長怎麼跑這了?”
說來也是倒黴,劉承宗在延安府鬨起來的時候,蕭貫鬥的爺爺蕭如蘭去世,在家陪父親蕭倬守孝,中間還因為劉承宗諢號虎將,害得知府把他叫過去一頓審視。
在這過程中,楊彥昌勤王一趟,回來膚施縣、延安衛,都姓劉了。
蕭貫鬥也跟楊彥昌一樣,被延安衛的幕後黑手任權兒控製起來,而且把蕭貫鬥跟他父親蕭倬、叔叔蕭佩分開管理,蕭倬放塞門千戶所,蕭佩和蕭貫鬥放延安衛陪楊彥昌釣魚。
本來這樣也挺好,直到去年,任權兒、楊彥昌相繼率軍投奔劉承宗,蕭貫鬥的日子混不下去了。
他還有倆叔叔,蕭偲是錦衣衛指揮使、蕭儀是錦衣左衛指揮僉事,都在北京呢。
而他們留在延安老家這仨人,父親蕭倬本來有都司官職,天啟三年被解職了,然後在家玩了一輩子的叔叔蕭佩突然被朝廷蔭了個延安衛百戶。
總之他們家這仨都屬於趴在祖宗功勳簿上的日子人,本事有點,但都不大,也都沒啥進取心。
爺仨一商量,指望咱仨把劉承宗攆出陝西恐怕不太行,殉國吧,又不太樂意,還是給自個兒半個葬禮改名算了,能糊弄多久算多久。
去年延安府給朝廷送的最後一封塘報,內容是任權兒、楊彥昌、劉向善、劉承光等人起兵叛亂,蕭貫鬥、蕭佩、蕭倬等十三名世勳世祿的武官鎮壓叛亂,兵敗被殺。
第(2/3)頁
第(3/3)頁
馬獻圖這會也沒工夫問蕭貫鬥,隻是道:“楊將軍呢,我們來投奔,後邊還有遊擊將軍、指揮使、守備十幾位、兵馬四百餘,能否放我們進城躲避,左良玉的兵在後頭追來了!”
蕭貫鬥都聽蒙了:“左良玉叛亂了?”
這會兒西安府的劉承宗已經收到寧夏兵變的消息,但隴西道還不知道,他們這邊一切如常。
“左良玉叛亂我跑啥啊,是我叛亂了!”
蕭貫鬥不太聰明地楞了一下,隨後吸了兩下鼻子,這才非常滿意地點點頭:“你們叛得好啊!”
說罷,他兩手搓了一下:“快隨我入城!”
彆提蕭貫鬥心裡多興奮了,馬獻圖父親馬世龍那個地位,就跟他四爺爺蕭如薰差不多,這家夥都叛亂了,這不正說明自己被裹挾叛變沒有錯嘛!
不過越是這時候,蕭貫鬥心裡才越小心。
他又在城外磨蹭了一會,直到看見半座城上的軍兵豎起旗子,這才引馬獻圖入城。
這是他出城前的安排,擔心敵人騙城,讓他叔叔蕭佩在城裡集結士兵,把消息告訴邊牆南邊的紅城堡,請楊彥昌趕緊占領邊牆。
沒辦法,在楊彥昌麾下,蕭貫鬥是一點兒反心都沒有。
首先他們爺仨在大明都是混日子的,在元帥府反倒有了施展才能的機會。
蕭貫鬥在邊牆之外當守城大將,蕭佩在前線帶上了兵,蕭倬在後方的李旺堡、黑水苑一帶屯上了田,大家都得償所願了。
其次,是楊彥昌彆的本事可能差點意思,但是在節製大將方麵,很有一套。
因為他自己從前就是被節製的那個,親身體會之下,他知道怎麼做最惡心人。
馬獻圖進一座城片刻,隻是喝了兩瓢水的工夫,劉芳名等人便風塵仆仆地跑過來。
蕭貫鬥本想將他們放入一座城,卻沒想到隻是這麼短的時間,楊彥昌的命令就從邊牆傳了過來。
“蕭千總,楊將軍有令,不準他們進半座城,讓他們繼續向南進二道邊牆,將軍已經登上二道邊牆了。”
就在蕭貫鬥向邊牆那邊的紅城堡傳達馬獻圖的消息時,楊彥昌也收到了來自王文秀的命令,寧夏發生兵變,命其登城巡邏防守。
楊彥昌出城沒多久,就收到蕭貫鬥的消息,得知其後還有左良玉一部人馬,基本確定了寧夏兵變的真實性,立即集結人馬,同時向平涼府通報消息求援。
率領七百軍兵奔赴二道邊牆的路上,楊彥昌向北邊給蕭貫鬥發了一連串的命令,第一道就是讓蕭貫鬥自己防守半座城,把劉芳名等人放入二道邊牆。
僅僅一刻,第二道命令又到了,命令蕭貫鬥收拾城內大小物件,在明軍到來時立即撤出半座城。
半個城以前是一座城,元末清水河漲水改道,衝垮了傍水的半邊城牆,隻剩下半個城,於是就有了這個名字。
雖然隻剩半座城牆,但另外半邊有河道保護,在二道邊牆之間,依然算擁有防禦能力的大型工事。
楊彥昌之所以僅隔一刻時間,就改變軍令,讓蕭貫鬥放棄城防,原因就在於他和心腹愛將劉向善彙合了。
千總劉向善、把總劉承光這父子倆,才是楊彥昌這個營的主要戰鬥力。
他倆來之前,楊彥昌隻是打算讓蕭貫鬥防守半座城,把劉芳名等人放進邊牆,讓明軍追不上,見防守嚴密自行退去。
但劉向善和劉承光可見不得楊彥昌這副慫樣兒。
父子倆是大元帥的親戚,也是亂世中的投機者。
因為跟著楊彥昌勤王浴血,用東虜首級在馬上取了功名,因此為大明皇上效力,對歸附劉承宗的熱情不高。
同樣也因為跟著楊彥昌,被迫歸伍的姿勢不漂亮,所以到現在父子倆還隻是千總把總,憋著股勁就想乾個大的。
劉承光見了楊彥昌,雙方合兵千餘,在行進中向蕭貫鬥問明了追兵也不過千餘步騎,當即抱拳道:“大戰在即,當先取一首功。”
“將軍何不下令讓蕭貫鬥棄城,把明軍留下來,那半座城西邊的清水河能防步騎強弓,卻防不住炮,他們追擊而來,帶不得重兵器,我部有六位大將軍,拉出邊牆轟他的昌平左鎮!”
第(3/3)頁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