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上一世來看,周衡父子倆也是令人敬佩的。
先說周衡,初任薑城守將,就將地方犯罪豪強以鐵血手腕依法處死,深得百姓擁護愛戴。
當地百姓可以不知天子,卻不能不知周將軍。
如此名聲顯赫,在明德帝在世期間倒是件好事。
畢竟明君愛才,又慧眼識珠,更是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可等榮光帝上位就不一樣了。這廝聽信奸臣之言,認為周衡有謀反之心,遂將其下了獄,欲處死。
時安夏那時候雖然還隻是一個熱衷於保命保位的普通後妃,可曾經從明德帝的手稿中看到過他是如何愛才,如何憂國憂民,心中不免打開了與以往不同的格局。
她不能乾政,卻知可去找皇太後商議。
她那時曾以為皇太後喜愛她,才會聽她一言,現在才知,人家是把她當鳳女吉祥物呢。
既然是吉祥物說的話,皇太後不得不思量。
後來周衡從死刑改成了下獄,留了性命。而周家上下全部被流放出京。
再後來景德皇後幫著榮光帝處理政務時,提出將周衡官複原職,惹得榮光帝大怒。
景德皇後因此還進了冷宮。
待到惠正皇太後甫一掌權,就派人接了周將軍出獄,令他官複原職,再次成為薑城守將。
周將軍的妻兒也從流放之地跟著去了薑城。
直到“鄔城黑色慘案”發生,薑城腹背受敵。
缺人,缺糧,缺水,還缺武器,這就是周將軍麵臨的困苦之境。
而周將軍的兒子周衛疆單槍匹馬四處求援借兵借糧,均遭拒絕。
附近城池的守軍將領或是父母官皆相繼投降,甚至還有人設計將周衛疆抓住,以此作為投名狀獻給敵軍。
周衛疆機智逃出生天時,薑城還在他父親帶領下以微弱兵力苦苦支撐。
父子倆都存了必死的決心。
待朝廷的援軍到達時,薑城已破。
據說,周將軍死不瞑目。
他眼睜睜看著城門被撞開,看著將士和百姓一個個倒下。
他手提大刀,衝下城牆,狂吼著與敵軍廝殺,身中數刀。最後那一刀,是他自己割頸而亡。
他不能死在敵人手裡,要死,也得是自己動手。
而周將軍的兒子周衛疆,麵中八箭,身上插了數箭不倒。
敵軍竟以為那是個稻草人。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