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之後,夫妻倆買了一堆東西拎去了陶華宇家,對他好一番感謝。
陶華宇大大咧咧地笑著說:“我是真沒想到我的麵子還挺好用,不過歸根結底還是畫室老板人好,惜才,看慶磊是個好苗子,願意培養一把,要是慶磊真考上了,也是替他們畫室做宣傳了不是?”
其實是陶華宇拿優惠換的。
老板要裝修彆墅,本來就是要去找他,打算把硬裝軟裝和家電都交給他,省的自己操心了。沒想到陶華宇先上門了,就趁機跟他要個優惠價。
陶華宇也大方,在原本就沒多收的基礎上又給打了九八折。折算下來差不多就是陶慶磊少交的那部分錢。
當然,這些就沒必要讓人知道了,總歸這個單子他也是賺的。
慶磊爸媽之後又去了沈念安家找顧卿月。
顧卿月了解完這些事之後,跟沈念安感慨許久。
現下在柳望雪這裡,她又說了一遍,還是感慨:“所以,我一開始隻以為慶磊這事是信息差的問題,但後來我發現不完全是。”
柳望雪順著她的話一想,瞬間就明白了:“確實,不過這應該也算是信息差導致的吧。”
“你們在打什麼啞謎?”陶華歆問,“什麼信息差?”
顧卿月解釋說:“就是一種信息不對稱的現象,還挺普遍的。比如你聽說了一個什麼生意很賺錢,但是這條信息到你這裡的時候可能風口已經過了,如果你再去投資極有可能就會虧錢。
這種信息對於我們來說,通常都是被動獲取的,就像慶磊選專業這件事,等他了解了整個過程,再加入競爭的時候,彆人可能都已經快到終點了。”
“但是想要主動獲取信息,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柳望雪說,“得有對信息進行篩選和加工的能力,從而提煉出對自己有用的。另外最難的一點是,如何形成主動獲取信息的意識。”
“正解!”顧卿月說,“我要說的就是這個問題,由慶磊的事引發的一個小思考,所以我這段時間去村委谘詢了一下,然後還去村裡走訪了。
我發現完成九年製義務教育後就輟學的孩子還是挺多的,那些正在讀高中的孩子,極少人會有清晰的目標,或者說是對未來的規劃。跟他們聊過之後我發現,這種迷茫可能不是源於自身,而是源於對外界的未知。
受某些因素所限,隻知道自己要考大學,但是考上之後呢,或者說考不上之後呢?都該如何發展?對這些,他們有的甚至連一個模糊的概念都沒有。”
這可能是秋水鎮這種經濟落後的小縣城必然會發生的現象,經濟落後,相對來說教育也必然會落後。
柳望雪想起老家的小縣城,聽顧雪蘭說,那邊的人依然認為老師、會計、護理之類的是最優選,即便家裡的經濟條件還可以,孩子在專業上的選擇也都是老生常談的那幾大類。
不是說這些行業不好,而是社會發展到如今,各行各業百花齊放,但是這些聲音依然沒有打破壁壘傳過去。
她記得自己上學的時候,小學老師告訴大家上了初中就好了,想怎麼玩就怎麼玩,然後初中老師也是這麼說,高中老師也是這麼說。
有的孩子是真的信了這種話,到了大學一玩,四年全都廢了。
從小學到高中,從來沒有哪一個老師告訴孩子們,人生要怎麼規劃,職業要怎麼選擇,為了達到這些目標,要怎麼樣付出有效的努力。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