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萬買房,小鎮養老》轉載請注明來源:思兔閱讀sto.ist
學長朱彥去找的上級不是他的直屬上級,而是盛海娛樂影視部的總監,鄒卓明。
盛海娛樂的前身隻是一個微不足道的藝人經紀公司,簽的藝人在圈內一直都是不溫不火的。
後來突然有一年,一檔國民選秀節目中殺出一匹黑馬,以銳不可當之勢摘得桂冠,成為當年的頂流,“盛海”二字才走入一部分人的視野。
同年,內地最具含金量的流行音樂榜單中,由盛海娛樂的歌手演唱的歌曲霸占了前三。
次年,一個影帝,一個視後,均出自盛海娛樂。不僅如此,他們的藝人還抱走了其他各類獎項,大大小小不一而足。
自此,這家公司的名頭徹底打響,一躍成為業內“大哥”。
如此迅猛的突然崛起,必然會招致紅眼。一些八卦娛樂放出“有圖有真相”的報道,稱盛海娛樂有現在如日中天的發展趨勢,皆因其老總去泰蘭德拜了四麵佛。
更有甚者把“請佛牌”和“養小鬼”都傳了出來,說得煞有介事。
在這些謠言盛傳的時候,盛海娛樂的體量不斷壯大,逐漸設立了其他部門。
影視部就是最先設立的那個。
這個部門成立之初,是全權為本公司藝人服務的。從劇本到拍攝再到後期的製作與宣傳,幾乎都是量身定製,甚至ost的演唱也是自家包攬。
這種模式,在保障質量的前提下,的確打造出了不少極具特色的藝人ip。
之後,盛海娛樂乘上了“流量明星+大ip改編+s級以上大製作”的快車,出了好幾部爆款劇。
比如柳望雪大一那年播出的《三世桃花》,在當時也是現象級的仙俠古偶劇了。三生糾葛,三世虐戀,賺足了觀眾的眼淚。
嘗到甜頭的盛海娛樂宛如一個財大氣粗的暴發戶,開始大量購買原創網絡小說的影視版權,一部分自己開發,一部分囤積居奇。
影視部也因此發展擴大,不再局限於服務公司內部。
這個部門發展到後來,已經完全有實力獨立出去成立一個子公司。但不知盛海的老總作何考量,至今沒有相關風聲傳出。
影視部如今是盛海娛樂除了藝人部之外,最大也是最賺錢的部門。
當年柳望雪想參加的新人編劇扶植計劃,就是影視部牽頭的,分為“ip改編”和“原創”兩個賽道。
原創的難度更大,但是含金量也更高。這個賽道出來的編劇,在當年就已經一步登天了。
不過其中一位叫鄒卓明的,後來不做編劇了,轉行當起了製片,再後來成為了影視部的總監。據說,現在的部長年底要往上升一升,下一任部長極有可能就是鄒卓明。
鄒卓明的事跡給朱彥提供了一個很好的範本。
朱彥對編劇這一行原本就沒有那麼熱愛,他覺得才思總有枯竭的一天,儘早規劃其他的路子才是正解。
他又不是唐鬆和,一件事情能堅持二十多年,最終爆發成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