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兔閱讀【sto.ist】第一時間更新《三萬買房,小鎮養老》最新章節。
邱向榮剛二十出頭那會兒,是有過好幾個媒人登門的,打算幫他說親。
他長的也不算差,身高體壯的,為人又老實,而且踏實肯乾,周圍好幾個村子裡都有姑娘看上他。
他爸媽不是不知道,就是不在意,但孩子年齡已經到這了,再拖下去就是有傷顏麵的事。
於是,就從媒人介紹的姑娘裡麵,按著好生養的標準挑人。
那幾年,邱向榮就好像真的是個傻子一樣,整個大腦都處在混沌的狀態,完全沒有自我,爸媽說什麼就是什麼,任勞任怨,任由擺布。
可能周圍不上學的那些同齡人,人生軌跡都是這樣的,所以邱向榮沒覺得有什麼不對,這就是生活,就是他的人生。
相親的飯局結束之後,兩家人的準親家關係就這樣確定了下來。
並不是因為男女雙方對彼此都有好感,覺得此後餘生可以攜手走下去——好感不好感,全憑媒人一張嘴。
而是,村裡的辦事效率,有時候該慢的環節會變得非常快。如果相親的兩家人能夠坐一桌吃了飯,就代表可以訂婚,訂婚提上日程了,就代表可以結婚,婚禮辦完後,就代表男方家長可以等著抱孫子了。
但邱向榮的這一人生進程,被彩禮阻擋在圍城之外,以一種十分難堪的方式。
女方家看邱向榮家剛蓋了漂亮的二層半小樓,覺得他們家境肯定殷實,彩禮要五萬。
也不算獅子大開口,因為女方父母不是想要這筆錢,而是想給孩子婚後多一重保障,跟邱向榮爸媽都說好了,結婚的時候把這筆錢放在嫁妝裡,一並帶過去。
邱向榮的爸媽在訂婚之前十分爽快,滿口答應,但在訂婚之後卻變了一副嘴臉。
彩禮錢不想給了。
他們一開始就沒想掏這筆錢。
一是為麵子蓋的樓房,差不多掏空了家底。二是覺得把錢給了兒媳婦,雖然最後還會作為嫁妝帶回來,但那畢竟已經進了小夫妻的兜裡了。
他們以己度人,覺得裝進去容易,再想掏出來就太難了。
訂婚之前的態度隻是緩兵之計,他們覺得女方在訂婚之後都不大會反悔,哪怕是為了麵子,也會退讓一步的。
邱向榮他媽說得好聽:“我們不是不想出彩禮錢,而是不想你們出嫁妝。咱們兩家的經濟情況都擺在這裡,都不容易。孩子結婚雖然是大事,但也不能為了這件事就把家底掏空吧,還是得給自己留點養老錢。”
關於彩禮的事情,兩方家長來來回回談了好幾次都沒談妥。邱家這邊怎麼都不肯鬆口,女方家就認為他們不是真心想要結這門親。
反正才訂婚而已,兩家也沒有金錢上的往來,女方就提出了退親。
這怎麼能行,被退親了,他們邱家的麵子往哪擱?
邱向榮他媽一犯渾,就大喇叭一樣對外宣揚,說那個女孩已經是邱向榮的人了,但是對他們家向榮不滿意,覺得在一起之後日子肯定沒法過,所以堅持要退婚。
風言風語在極短的時間內迅速刮起來,越傳越難聽,越傳越離譜。
女方全家出動,來邱家村大鬨一場,邱向榮爸媽徹底顏麵掃地,他也跟著抬不起頭來。
從此之後,再也沒有人想給邱向榮說親了。歹竹是能出好筍,但是歹竹的殺傷力也是真的大,一般人承受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