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劇本之外,就是劇組的事。
筠溪那邊已經組建好了班底,導演是蒙華東的徒弟,荊禹鈞,新生代導演中的佼佼者,十分擅長拍攝現代職場劇。
去年榮獲春雨獎最佳導演提名,杜雲襄花大價錢把人挖了過來。
杜雲襄接著說:“接下來就是選角方麵的事,我們公司的情況你應該也有所了解,所以這部劇和以前一樣,主要演員還是用我們自己的人。”
柳望雪當然沒意見。
凡是筠溪自己出品的劇都會首先考慮自家演員,采取內部競爭機製。
比如《月出春澗》的選角,公司會發內部公告,所有有檔期的演員包括評估達標的新人,都可以參加選角麵試——再大的咖位,想要某個角色也得來過麵試這關。
凡是簽在筠溪的演員,都不是想走流量的路子,皆是奔著演戲來的。公司把資源都擺在明麵上,能不能拿到全憑自己的本事。
這是另一種意義上的殘酷,但也很公平,尤其是對新人演員而言,隻要有能力,就有機會。
第一輪篩選過後,如果沒有選到合適的演員,公司則會再向外部尋求合作。
“等你的劇本完成之後,我們就開始內部選角。”杜雲襄說,“我希望到時候你能過來一趟,參與麵試。”
“啊?”柳望雪沒想到杜雲襄會提出這個要求,她以為隻是把劇本修改完,工作差不多就結束了,況且合同裡也沒有提到這一點。
她表達了自己的疑惑。
杜雲襄笑了一下,說:“我們這邊在選角麵試的時候,編劇都會在場。因為人物是你創造的,你應該比導演或其他人更了解。”
柳望雪不太想去,依著三隻小可愛的性子,她走不掉,如果要去,肯定得帶著。但是工作場合,她又擔心出意外。
“另外,荊禹鈞也想提前見見你,”杜雲襄說,“畢竟之後你們還要在一起工作好幾個月,最好提前見一見熟悉熟悉。”
柳望雪不太確定地問:“我到時候是要去跟組嗎?”
“對啊,不然呢?”杜雲襄說完就想到她在顧慮什麼,她都已經聽杜雲凱說了,“你是在擔心你養的三隻寵物嗎?”
“對,它們現在可能還有點離不開我。”柳望雪說。
“沒關係,你可以帶著它們過來。”杜雲襄給出承諾,“我聽雲凱說,它們也挺乖挺有靈性的,到時候公司會給你派一個專人助理,你大可放心。”
柳望雪沒有立即給出答複:“我可以先考慮一下嗎?”
“可以。”杜雲襄表示理解,“但最好是先過來一趟,之後再跟組。”
這個話題到此結束,杜雲襄轉而說起《大昭二十一案》劇本的事,她不是一個愛兜圈子的性格,開門見山,直接表達自己的購買意願。
因為對方是柳望雪,杜雲襄一開始知道她也是和杜雲凱一樣,從八卦渠道聽說的。
不管她和穆景生之間發生過什麼事,在杜雲襄看來,乾脆果決地拿錢走人,甚至把孩子打掉,也是一種清醒和及時止損的表現。
杜雲襄欣賞這樣的人。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