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的陽光灑在巍峨的太學宮殿上,為其鍍上一層莊嚴的光輝。今日的太學,因為皇帝的駕臨而顯得格外不同。
向丁一身常服,步履穩健地走進學堂,身後跟著同樣便裝簡行的丁瑤。寬敞的學堂內,座無虛席,學生們一個個神情激動,眼中閃爍著求知的渴望。
“朕今日前來,是想和諸位學子,談談新學。”向丁的聲音洪亮而充滿力量,在學堂內回蕩。
他從天文地理,講到數學物理,從格物致知,講到經世致用。他用簡潔易懂的語言,將那些原本深奧難懂的知識,娓娓道來。學生們聽得如癡如醉,不時發出陣陣驚歎聲。
“新學,並非要否定舊學,而是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向丁目光掃過台下求知若渴的麵孔,“朕希望你們,能夠用開放的眼光去看待新知識,用批判的精神去學習新知識,並將所學應用於實踐,為國家和百姓做出貢獻!”
熱烈的掌聲在學堂內經久不息,年輕學子們的眼中充滿了對新知的渴望,對未來的憧憬。然而,坐在前排的一些老學究,卻麵露不滿之色,眉頭緊鎖,似乎對皇帝的這番言論頗為不屑。
與此同時,皇宮內,一場彆開生麵的文化沙龍正在舉行。丁瑤一身素雅的宮裝,端坐在主位上,與幾位文人雅士談笑風生。
“趙學士,您對新學有何看法?”丁瑤將目光轉向一位身著青衫的中年文士,這位趙學士以學識淵博、見解獨到著稱。
“回稟皇後娘娘,新學博大精深,蘊含著無限可能。”趙學士起身行禮,侃侃而談,“微臣以為,新學不僅能夠開闊眼界,增長見識,更能夠為國家發展新的思路和方法。”
丁瑤微微點頭,趙學士的觀點與她和向丁不謀而合。她舉辦這場沙龍的目的,就是要為新學搖旗呐喊,為向丁支持。
然而,就在向丁在太學大力推行新學的時候,一股反對的聲音也開始在暗中湧動。太學祭酒蘇大儒,作為舊學勢力的代表人物,對新學一直持懷疑態度。這一日,他身著儒袍,邁著沉穩的步伐,緩緩走上講台,目光掃過台下那一張張年輕的麵孔。
“諸位學子,”蘇大儒的聲音低沉而渾厚,“老夫今日,要和大家談談,何為真正的學問……”
蘇大儒輕蔑地笑了笑,目光掃過那些擺放在學堂角落的地球儀、模型等新學教具,聲音裡充滿了不屑,“這些奇技淫巧,不過是雕蟲小技,豈能與我儒家經典相提並論?我等讀書人,當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為己任,熟讀四書五經,方能明聖賢之道,通古今之變!”
他的話語激起了部分學生的共鳴,尤其是一些深受傳統儒家思想影響的學生,紛紛點頭稱是。
坐在台下的李夫子,一位精通算學和天文的新學教師,再也按捺不住,起身反駁道“蘇老先生此言差矣!新學並非奇技淫巧,而是探究世界運行規律的學問。格物致知,才能更好地經世致用。難道您認為,研究天文地理,就能動搖國之根本嗎?”
“哼!強詞奪理!”蘇大儒冷哼一聲,“自古以來,唯有儒家經典才是治國安邦之根本!你等所推崇的新學,不過是嘩眾取寵,擾亂人心罷了!”
兩人的辯論如同火星撞地球,瞬間點燃了學堂內的氣氛。學生們議論紛紛,有的支持蘇大儒,有的支持李夫子,雙方各執一詞,互不相讓。
看到學堂內秩序混亂,王書生,一個家世顯赫,一向以蘇大儒門徒自居的紈絝子弟,趁機煽動周圍的同學“我們決不能讓這些歪門邪道的新學,玷汙了聖賢之道!”
在他的鼓動下,一些思想保守的學生紛紛響應,他們高舉著儒家經典,高聲呼喊著“抵製新學”的口號,甚至有人開始推搡那些支持新學的學生,學堂內頓時一片混亂。
這場突如其來的風波,迅速傳到了向丁的耳中。他麵色凝重,放下手中的奏折,眼中閃過一絲擔憂。
“看來,這場新舊之爭,比朕想象的還要激烈啊……”他喃喃自語,起身走向門外,“來人,備車,朕要去太學。”
夜幕降臨,皇宮禦書房內,燭火搖曳。
向丁負手而立,望著窗外漆黑的夜空,久久不語。在他身後,蘇大儒正襟危坐,臉上沒有絲毫退讓之意。
“蘇老先生,朕知道您是儒學大家,桃李滿天下,為何對新學如此排斥呢?”向丁轉過身,語氣誠懇,“新學並非要取代舊學,而是希望能夠兩者兼收並蓄,共同為國家培養人才……”
蘇大儒緩緩抬起頭,目光堅定地望著向丁,一字一句地說道“陛下,老朽……”
“陛下,老朽並非頑固迂腐之輩,”蘇大儒語氣沉重,“隻是這儒家經典,乃是我華夏文明之根,豈能輕易撼動?新學雖好,卻如同空中樓閣,不接地氣,如何能擔負起教化萬民,治國安邦的重任?”
向丁深吸一口氣,他知道蘇大儒的擔憂並非毫無道理。“蘇老先生,朕理解您的擔憂。但您想過沒有,時代在發展,社會在進步,如果我們固守舊製,不思進取,終將被時代所淘汰。”他走到書案前,拿起一個地球儀,緩緩轉動,“就如同這地球,並非天圓地方,而是圓的。我們不能因為祖先的認知而固步自封,要敢於探索,勇於創新,才能讓國家更加強大。”